返回頂部
關閉軟件導航
位置:首頁 > 資訊 > 電商資訊>靠撿破爛買兩套房兩分鐘賺幾萬廢品回收行業拒絕互聯網改造

  出品 | 創業很前線

  作者 | 尹太白

  責編 | 馮羽

  廢品回收員老紀的搭檔是一輛“服役”快二十年的破舊三輪車。

  站在這輛三輪車旁邊,你能嗅到歲月留下的陳腐氣味以及一些廢品溢液散發出的復雜味道。

  但這都無關緊要,老紀始終將三輪車視若珍寶——他和它,在很困難的日子里養活了一家老小,供養了一個上學的兒子,后來一家人也從逼仄陰暗的危房搬進寬敞明亮的樓房。

  在這個不起眼的廢品回收行業里,從業者們究竟是如何“悶聲發大財”的?在2021年“垃圾分類”的風口上,這個行業受到了什么影響?是否會被互聯網改造?「創業很前線」2020年一季度深度報道團隊將為你呈現廢品回收行業的財道與困境。

  還是閑不下來,疫情解禁后的第一天,老紀就推著他的“老搭檔”走街串巷去了。

  早晨不到6點,窗外還是灰蒙蒙一片,老紀就從床上爬起來,隨便扒了兩口面條,帶上秤和一些裝廢品的袋子便出發了。

  疫情期間,居民小區一個接著一個封閉,老紀進不去,想賣廢品的也不敢出來,他被迫停工了兩個多月。

  不過老紀并不擔心,他在周邊幾個小區回收了三十年廢品,絕大多數人賣廢品時只認他,“很后還是會打電話讓我上門去收廢品。”

  上門回收廢品其實并不輕松。

  這絕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很多時候考驗人的專業性,尤其是針對不同種類的廢品進行價格評估時。

  價格評估很重要,假如不小心看走了眼,判定不好材質,那么再賣到下游時,對方就會極力壓低價格。花高價回收的廢品卻賣不出更高的價格,這也就意味著自己純粹是幫別人丟了一件垃圾,還沒有辛勞費。

  回收廢品更是一件耗費體力的工作。

  比如回收廢棄家電,這屬于大件垃圾,而老紀回收廢品的范圍內基本上都是上世紀90年代建造的居民小區,沒有電梯幫忙運貨,這讓55歲的老紀感覺很吃力。

  很近幾年,力不從心的感覺愈發強烈。老紀不僅要費力將廢棄家電從樓上搬下來,還要想方設法將其裝到三輪車上,如此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讓老紀要花費比年輕時更多的時間來完成一次回收工作。

  “老搭檔”三輪車也不堪重負,經常被重物壓得像一頭老牛般氣喘吁吁,感覺隨時都會垮掉。

  老紀的身體狀況還要比三輪車糟糕得多。因為經常搬運廢品,他患上了嚴重的肩周炎,腰部也出現損傷,經常疼得睡不著覺。

  他的手掌上全是厚厚的繭,冬天一凍就會開裂,像失去滋養的枯樹皮。早些年,危房里沒有熱水供給,每次收完廢品,就只能用冰冷的自來水沖洗滿是繭子和泥垢的雙手,老紀感覺像用刀割肉一樣疼,但也就疼一會,因為手很快就會被凍得失去知覺。

  雖然掙的是辛勞錢,但好在收益可觀。在老紀的記憶中,2008年前后是廢品回收行業的黃金時代,在當時,月收入過萬并不困難。

  不過這樣的黃金時代并沒與持續太久。2020年之后,廢品回收市場行情一跌再跌。

  讓人明顯感覺到變化的是500毫升礦泉水瓶的回收價格。現在,這種塑料瓶的回收價是3分錢,廢品回收員收過來后,再以4分錢的價格賣給廢品回收站,利潤只有1分錢。而在幾年前,同樣的塑料瓶會以1毛錢的價格回收,再以1.6毛的價格賣給廢品回收站,能凈賺6分錢。

  不只是塑料制品,其他種類的廢品價格也在下跌,像廢鐵從之前一公斤4元錢跌到不足1元,廢紙箱從一公斤1.7元跌到0.8元。

  原本靠著微薄利潤生存的廢品回收員,現在不得不面臨更加殘酷的環境。

  老紀算是幸運的,三十年的時間讓他收獲了不少小區居民的認可。一般情況下,他可以在下午兩點甚至更早的時候收滿一貨車廢品。

  下午五點到六點,是廢品回收站交易的高峰期。老紀要趕在下午六點前將紙制品、塑料和金屬等不同種類的廢品進行分類。書本、報紙和紙箱壓在車廂很底層,上面是各種金屬和木制品,很上面是裝在大袋子里的塑料瓶和其他塑料制品。

  廢品回收站通常是按屬性區分,一種回收站只回收一種類型的廢品。因此老紀需要到不同的回收站賣廢品,等到卸貨、稱重、結賬等一系列流程結束,基本已經到了晚上10點多。

  周而復始,這樣的日子老紀過了三十年。

  并不是所有廢品回收員都像老紀一樣擁有自己的地盤,并且積累了三十年的人脈資源。

  這個行業更像一個江湖,廢品回收員會分成多個“幫派”,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們大多以“同鄉”或者“同村”為群體,分割各自的利益區域,互不干擾。

  而缺少“幫派”保護的廢品回收員,就只能在夾縫中艱難生存,靠沒日沒夜地翻找垃圾箱賺點僅能果腹的小錢。

  廢品回收站老板王文正(化名)就是在魯北老家做生意失敗后,被同村人拉到城市里“撿破爛兒”的。

  “第一次翻垃圾還是挺艱難的,過不去心里那道坎兒,直到現在,還忘不了那種混合著剩菜剩飯、泡軟的報紙以及塑料包裝那種粘乎乎的觸感,”王文正說,“那時候在老家做生意欠了20多萬,撿了4年破爛兒就還清了,手腳勤快一些,月入過萬不是問題。”

  經過十多年的打拼,王文正開了兩家中型廢品回收站,每家回收站的總投資在200萬左右,年收入超過70萬。

  像王文正這樣從“幫派”里混出頭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憑著吃苦耐勞,從散發著惡臭的垃圾堆里淘出了金子。

  不過這幾年,廢品回收行業的從業者日漸稀少,像老紀一樣處于廢品回收產業鏈很前端的廢品回收員數量正遭遇斷崖式下滑。

  辛勞和疲憊還只是生理上的痛苦,讓很多廢品回收員喘不過氣的,是行業不景氣、回收價格下跌所帶來的經濟壓力。

  “十年前,一斤礦泉水瓶能賣兩塊多錢,回收員都到旅游景點去搶礦泉水瓶,現在一斤6毛錢,扔在路邊都沒人看。”王文正說。

  前端遇冷,后端廢品回收站也跟著受到牽連。

  “早些年,來賣廢品的人早就排到馬路邊上去了。”王文正說,“這條街上原本有4家廢品回收站,如今只剩我這一家了。”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有回收企業13萬家,比2021年減少7000家;各類回收站30萬個,比2021年減少5萬個。

  刨除掉宏觀經濟原因,廢品回收站的存在也和城市環保政策背道而馳。

  隨著城市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很多廢品回收站都被迫關停,王文正也曾被多次驅趕,為了穩定發展,他想了很多辦法,包括去工商局注冊營業執照,甚至把回收站搬到遠離城市且人煙稀少的郊區。

  廢品回收行業看似利潤微薄,實際上,作為中間環節,廢品回收站的利潤率卻高得嚇人,有時甚至能達到50%,而賺取高利潤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三個字:賺差價。

靠撿破爛買兩套房兩分鐘賺幾萬廢品回收行業拒絕互聯網改造1

  廢品回收站生意其實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個是貨源問題,也就是從哪里能夠收到性價比高的廢品,性價比高也就意味著可賺取的差價空間大;另一個就是銷售渠道問題,有了渠道才能變廢為寶,將廢品賣給有需求的下游客戶。

  王文正的一個同鄉也在經營廢品回收站,早年這個同鄉也是“撿破爛兒”出身,他非常聰明,每個月都能有近萬元收入,2008年就已經在市中心買了兩套樓房,靠的就是賺差價。

  比如廢品回收站要收一批舊空調,從幾個甚至十幾個回收員手中以每臺100元的價格收過來,等轉手賣到再生企業手中時,價格就賣到了每臺200元。

  “在經驗豐富且有門路的倒爺手上,兩分鐘就能凈賺好幾萬。”王文正說,“這個行業并沒那么簡單,它其實有技巧,需要經驗,做得好的和不好的,收入差別巨大。”

靠撿破爛買兩套房兩分鐘賺幾萬廢品回收行業拒絕互聯網改造2

  只會賺差價還不夠,審時度勢也是一個重要技能。

  “像廢紙的回收價格很近幾年一直在漲,提前看到趨勢的廢品回收站老板會一直囤貨,他們坐等廢紙價格上漲,甚至抱團不向造紙廠供貨,從而伺機賣出更高的價錢。”王文正說道。

  雖然利潤可觀,但廢品回收行業向來都會被貼上“臟亂差”的標簽,不過與這些標簽不匹配的是,廢品回收行業市場規模過萬億,發展前景不可小覷。

  令人不解的是,規模如此可觀的廢品回收行業為何至今仍混亂無序?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廢品回收產業鏈是“頭輕腳重”的金字塔型模型。處于金字塔很底端的廢品處理和再生企業居多,而專干臟活累活的上游回收環節卻由大量散戶及小型回收站掌控,這就造成了廢品回收行業不規范、監管難的局面。

  其次,相比于歐美市場60%的回收利用率,國內目前尚未達到25%,這也就意味著,廢品回收產業尚處在“散兵游勇”階段,具有明顯的小、散、差等特點,粗放式經營更是大大減弱了傳統廢品回收企業和從業人員抵御風險的能力。

  但這并不能阻礙創業者利用互聯網工具對廢品回收行業進行改造。

  相比傳統模式,“互聯網+廢品回收”有不少優勢,比如互聯網廢品回收平臺可以打破信息孤島,能夠鏈接起全產業的各個環節,是對傳統廢品回收行業的升級和轉型。

  根據企查查專業版數據查詢到的12家互聯網廢品回收企業中,其中有1家為 公司,7家披露了市場融資狀況。但從融資次數和融資金額上看,互聯網廢品回收企業似乎并沒有受到資本方的青睞。

  在嘗試過搭建廢品回收平臺的張洪文看來,“互聯網+廢品回收”實質上是幾年前的O2O模式。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也接連出現不少廢品回收APP。居民可以在手機上直接下單,讓廢品回收人員上門收取廢品,這樣在規范行業上游環節的同時,也可以實現目標精準化和服務專業化,其切入方向包括社區智能回收桶、分類回收桶,垂直市場如高校集中回收、上門回收、回收人力眾包整合等。

  不過理想雖然美好,但實現起來卻并不簡單。

  從表面上看,“互聯網+廢品回收”的確提升了整個產業鏈條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廢品回收量。可無論以什么角度切入,廢品回收行業本質都是便宜進貨,然后加價賣到下游。也就是說,互聯網廢品回收企業能否盈利,是由回收、分揀、加工和販賣收益這兩個環節決定。

  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使得廢品回收行業還保留著傳統的規則和打法。

  王文正并不看好互聯網廢品回收平臺。

  首先,傳統的廢品回收站成本很低,不存在人工成本及物流成本,相比之下,互聯網廢品回收平臺的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會非常高,尤其是人工成本,至少要需要配備物流人員、接單員和庫管人員,而廢品回收這個行業的特點就是低利潤,平臺所賺的毛利潤,能平衡掉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嗎?

  其次,廢品回收行業是一個嚴重依靠經驗和人脈的行業,互聯網廢品回收平臺在回收廢品方面難以量化這些經驗,而具有豐富經驗的當地廢品回收散戶又很難被收編。

  很后,互聯網廢品回收平臺要依靠實體才能變現,因此,自營廢品打包站、辦公場所及設備這些前端成本將會成為一個資金黑洞。

  “要害是,廢品回收行業對于政策依靠度高、抗風險能力差,一旦政策、市場和價格發生變化,企業會隨時面臨倒閉風險,怎么能和成本更低的廢品回收站、回收員競爭呢?”王文正很迷惑。

  老紀還不太明白什么是“互聯網+廢品回收”模式,但他認為廢品回收是門“慢生意”,需要長期沉淀,這種沉淀除了要有足夠的經驗積累,還要和周邊的居民搞好關系。

  “‘互聯網+廢品回收’實際上仍是一塊有待開發的‘處女地’,”張洪文說,“互聯網廢品回收平臺很大的尷尬就是攢破爛兒的老年人不會用,不攢破爛兒的年輕人不愛用,平臺缺少有效的活躍用戶。”如何吸引并教育用戶,或許是互聯網廢品回收平臺很需要破解的大難題。

如果您覺得 靠撿破爛買兩套房兩分鐘賺幾萬廢品回收行業拒絕互聯網改造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4218.html
解放雙手無盡可能,有問題添加天線貓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潮喷无码正在播放|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一级毛片中出无码| 无码熟妇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片免费|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电影|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院|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