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有時候就是為了回憶,可是你又有多少機會去重讀過去的日記呢?
今年2月份,我們曾經報道過的由3人基于Foursquare 開發的小應用
4SquareAnd7YearsAgo 是一個天天郵件告訴你去年的今天你在哪里用Foursquare 簽到的應用。此前,團隊還在Instagram 一周年時推出了類似的基于Instagram 開發的應用

And7YearsAgram。
如今,4SquareAnd7YearsAgo 已經成為團隊的一份全職事業,并且他們在近期給這項服務重命名成了
Timehop,并且開始支持Facebook 和Twitter。用戶訂閱后,天天就會收到一份整合了去年的今天你在Facebook、Twitter、Fousquare、Instagram 等服務上留下的痕跡,一早起來就可以閱讀他們回想過去了。這樣的方式是不是比你自己記日記,再回過去天天手動的翻閱要好很多呢?你只要把你當天做的事情記錄到社交網絡就行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事情的成本比記日記小得多。
Timehop 的聯合創始人Wegener 表示,“人們開始意識到,過去留下的信息存在著巨大的價值”,因此他們才來做Timehop 這么一項服務。對于產品的未來規劃,短期內他們會增加對更多服務的支持,功能上會讓人們更加輕松的分享內容,并且希望能支持好友間對“歷史”進行協同編輯。
至于盈利模式,正如我在第一次報道中所提到的:比如在郵件中添加當日天氣、放置近期熱門的紐約時報報道等。此外,他們還在考慮把歷史簽到以更加友好的方式展現出來,比如用電子日歷、甚至紙質日歷(這是個賺大錢的路子)等。
自從UGC 類社交網絡不斷普及后,人們在社交網絡上留下的痕跡越來越多,如何幫助大家去挖掘這些過去的信息所留下的記憶、價值就成了一個潛在的需求。也正是從去年開始,類似Timehop 的服務開始涌現出來一些,與之類似的并且我們此前做過報道的產品有

Momento、

Memolane等。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