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在消費端逐漸進入到存量時代,消費互聯網必然會迎來所謂的“寡頭時代”,大量的流量資源會整合在少數大型互聯網平臺上,而這些大型互聯網平臺會不斷完善自身的生態體系,會更垂直,同時也會更全面,這對于廣大的創業者來說,并不算是一件好事。
雖然消費互聯網的創新、創業難度在提升,但是隨著互聯網逐漸進入到產業領域,這為創業者打開了一個新的價值空間,在產業互聯網領域進行創新和創業也會有更多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的競爭格局依然是開放的,而且機會也依然非常多。

與消費互聯網時代不同,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以技術平臺為依托的行業創新將為廣大的中小創業者帶來更多的機會,而且由于產業空間非常巨大,所以產業互聯網這條賽道也足夠容納大量的中小企業。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大型科技公司將依托自身的技術優勢來進行平臺打造,比如云計算平臺、大數據平臺、物聯網平臺、人工智能平臺等等,而大量的中小企業則可以基于這些技術平臺來進行創新。
從互聯網的發展規律來看,當一個領域已經出現寡頭時,那么這個領域的創新、創業熱度就會下降,此時更多的資源(行業、技術、資本等)會涌向一些新的領域,而這些新的領域往往會更加開放,也更簡單推動互聯網的發展,而當前的產業互聯網正是如此。

與消費互聯網時代的“通吃”不同,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大型互聯網企業很難實現所謂的通吃,因為行業的多樣性和垂直性很難讓平臺方為每一個行業企業進行產品研發,這并不現實,而對于大量的中小創業者來說,做好某個領域,甚至是某個企業的創新就足以支撐自身的前期發展。

很后,對于創業者來說,要想在產業互聯網時代進行創新和創業,一定要有較強的技術認知能力和行業認知能力。
下一篇:為何中國互聯網公司不需要美國市場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