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一開始,便是各種大風大浪。
7月4日,比特幣首富李笑來因為錄音曝光被釘在比特幣的“十字架”上;
6月至今,先是100多家P2P平臺大崩盤,搞得成百上千萬投資人人心惶惶;
這幾天的疫苗事件發酵,詳情不斷被披露更是讓無數人看到了醫療體系的弊端。
假如說久遠之前的三鹿奶粉終于在事件的洪流下被互聯網遺忘,2021年百度的莆田事件不了了之是因為互聯網健忘。那么這一次長生疫苗的曝光,344萬罰款、370億市值蒸發卻還不足以讓我們找回安全感?
對于當下這種全民聲討的局面,有一句MMP不知道該不該講。

當然,MMP除了是已經 的小米與即將 的美團和拼多多的縮寫之外;MMP,阿里和騰訊的“流量”戰爭又打響了。
我們都知道2021年抖音逆襲之后,騰訊就一直有些手忙腳亂,尤其是抖音一個星期前才剛剛曝出月活用戶突破5億,成為了繼微信10億月活之后的“第二大”流量平臺,而且抖音只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就接近了微信將近7年都在做的事情。騰訊不慌,是不可能的。

因此才會出現5月20日微信“封殺外鏈”的鬧劇。雖然抖音一直在強調自己“不屑”微信流量,但其中的酸味不言而喻。
考慮到此時此刻的騰訊正在和頭條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微視直接對標抖音,甚至就連張一鳴和馬化騰都在朋友圈玩起了“推拿”的游戲,這中間微信有些“剛愎自用”也是難免的。
不過,騰訊集中精力在“狙擊”抖音的時候,也不忘孵化“拼多多”這顆種子。
從很開始的“無人問津”(就和很初的“快手”一樣,究竟用戶群體尤其)到3、4月份開始各種曝光,直至6月30日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這一切都不太真實。
或許,大多數人對于拼多多的“驚鴻一瞥”還是在2021年1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旗下平臺《2021年知識產權年度報告》,點名“拼多多”的那一刻。
而拼多多也因為6月8日的“黃暴”問題和6月14日“商家維權”再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雖然說一向低調的黃崢出面解釋,“我也很委屈”確實換來了一部分“同情”,但是接下來月底提交招股說明書、并且招攬到“陸奇”這一尊大神,這風格未免轉換得太過離奇。
而且黃崢的這個大餅:拼多多未來是costco+迪士尼明顯是在確認“陸奇”加入之后才畫出來的。但陸奇5月份才離開百度,6月中旬才離開愛奇藝,拼多多畫的這個餅也未免太草率了。
姑且,不論拼多多7月26日 的尿性,總之對于騰訊來說:在騰訊忙著“狙擊”抖音的“要害時刻”還有拼多多這個“死士”擾亂阿里的視線,也是不錯的。
究竟在騰訊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刻,阿里巴巴也沒閑著:
6月1日,阿里投資小紅書;

6月4日,阿里投資寶寶樹;
6月13日,阿里和微博 “U微計劃”;
7月18日,阿里150億入股分眾傳媒;
7月19日,阿里投資蘇寧體育;
7月20日,傳阿里投資分拆的抖音。
看來經歷過2021年校園日記和白領日記“挫敗”的阿里也沒閑著,既然支付寶做不成社交、阿里沒有社交基因,但是阿里有錢啊!社交流量還可以再賭一把?
雖然在社交流量這一塊騰訊根本不懼阿里的寶寶樹&U微計劃&分眾傳媒&蘇寧體育這個組合,而電商方面京東+拼多多,以及小紅書的部分占股再加上微信目前方興未艾的小程序和5月30日開放的WeStore品牌,微信面對阿里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但是,在這場微信PK抖音的流量戰爭中,騰訊既然把抖音拱手讓給了阿里,這大概是騰訊目前很頭疼的。不過早在騰訊“打壓”今日頭條的時候,就早該意識到的,只是沒想到今日頭條會以這種方式“退出”。
究竟,追根究底,今日頭條(抖音)和騰訊(微信)爭搶的都是“圖文流量”,而抖音“短視頻流量”的暴增更實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微信“公眾號流量”;再加上騰訊舍不得微視的“腰斬”花30億將它復活,與此同時微信想方設法“催生”小程序這個“風口”,微信和抖音自然是不能共存的。
那么到現在,即將是阿里系的抖音以及微信的小程序,大概就是互聯網下半場的很終角逐了吧!
短視頻——未來互聯網基礎設施
說道短視頻,自然就少不了今年春節“一炮而紅”的抖音。她憑借自己妖艷華麗上檔次的內容,一下子引爆了整個短視頻領域。
下一篇:工業互聯網到底有哪些投資機會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