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創業的下半場,金融領域的革新肯定是會有的,但是到底哪些模式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呢?網站托管的小編打探到小道消息,覺得以下三種方式大有可為:

1. 與新興產業配套的金融服務,一提起互聯網金融,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各式各樣的P2P平臺,在中國金融服務互聯網化P2P的形式有很大的比例,本質上是因為P2P的門檻比較低,基本上對于從業人員的要求不高。在美國互聯網金融P2P只能算是一個很小的分類,各種其他較為復雜的金融模式擁有更廣闊的市場。舉一個例子,保理業務,通俗地講就是用應收賬款作為抵押物的一種賒銷行為,在我國這種業務局大多局限在銀行與金融機構中間,通常單筆規模都較大(需要設立內部分層機制),但是在這種信貸方式在國際貿易結算過程之中是有很大市場的,近兩年我國的跨境進出口電商屢見不鮮,甚至出現了一小波倒閉潮,但是竟然沒有為這種貿易保駕護航的相應互聯網金融服務,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2. 資產證券化方向的互聯網金融創業,資產證券化在我國是一個很有話題的概念,資產證券化就是為了方便資產進行交易、抵押或者質押。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一個人擁有不足20萬元的股票,但是缺少現金,假如他想要成為某某初創公司種子輪的投資人,能否將股票抵押(質押)換得所需要的現金呢?在我國,假如他是賈躍亭這樣的人就可以,而他假如是一介小民就不行。當然這里并不是質疑賈總要造汽車的想法,事實上,每家證券公司都有股權抵押借款的業務,但是散戶很少有邁過30萬特定藍籌股股票的,這還是持有的 公司的股票資產,假如是持有小公司的期權或者是股份,怎樣能夠給出估值,都是一個未知數,不過這個未知數的背后可能就藏有一個金礦。

3. 垂直領域咨詢評估+借貸模式,在這里提出這樣一個標題不是為了湊字數,事實上在我國征信體系尚不完善的情況下,這種“曲線救國”的模式未嘗不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式。即使是很正規的互聯網P2P公司都會存在著一些壞賬,因此不得不制定各種風控機制,應對項目或者用戶的違約風險。但是這種風控是一種成本,而我提出的這種模式的創新之處就是將原本的成本壓力,變成了新的盈利增長點。微信大號“餐飲老板內參”就在干這件事。他們和點融網合作推出的“大食貸”就是為想要開餐廳的用戶提供借款服務。假如是點融網自己在做這件事情,就沒什么可說的了,但是和目前很大的餐飲垂直行業內參咨詢類的內容自媒體合作,這個模式就很有創造了和發展前景。目前餐飲老板內參在這件事中的作用還在于流量轉化,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對于餐飲行業的各環節的評估日益精到,未必沒有可能成為一個餐飲垂直領域評級體系,甚至再發揮些想象力,假如和資產證券化相結合,做成一個垂直領域集營銷咨詢和估值融資一體化平臺,在互聯網金融創業的下半場,大有可為!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