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80、90年后沉醉過pc互聯網的人們來說,相信迅雷絕對是一個熟悉不過的名字。
迅雷作為一款產品,曾經幾乎是每臺pc必備的軟件,用戶數超4億,日活要超過1億。不管是因為需要下載提取還是灰產(盜版、黃色等內容)獲取,似乎每個用戶總有使用迅雷的理由,但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竟然無一席之地。
迅雷作為一家公司,創業超過18年,是和BAT幾乎同時誕生的互聯網早期玩家,而且一度是行業內舉足輕重的大玩家,而如今卻和阿里騰訊有著兩千多倍的市值的差距,市值僅剩可憐的2億多美金,甚至還達不到對一家獨角獸公司的定義。
近日,這家命途多舛的公司又生變故,前幾年平步青云的原騰訊云高管后任迅雷和網心科技CEO的陳磊悄然
出局,而且幾乎整個陳磊核心治理層團隊均一并“掃地出門”。
有員工稱當天有一群人迅速接管財務等核心部門,沒收了要害人物的電腦和資料,并不答應員工把電腦帶出辦公室。這陣勢,如同是公司有人違法違規一般。
迅雷的權力斗爭誰勝誰負,為何高層總是如此動蕩,其實筆者并不關心。筆者關心的是,作為早年就擁有數億用戶的入口級產品,究竟在業務層面是怎么被用戶和時代拋棄的。迅雷究竟是做錯了什么,還是錯過了什么?
從PC到互聯網,實話說不是一件易事。
強如騰訊,QQ也沒有實現很快速的轉移,幸好的只是張小龍的微信異軍突起,給鵝廠拿到了很重要的船票;強如阿里,淘寶的移動化更是持續了數年,一度需要通過收購如UC瀏覽器一般的手機端入口作為導流的通道,并加以大規模的移動端補貼,很終由近日火遍全網的蔣凡完成了此壯舉。
隨著網速的不斷加快網絡資費的不斷下降,在線播放流媒體時代的到來是必然的。作為一家以PC下載工具起家的公司,迅雷明顯沒有在行業大轉型中找準自己的定位。
之所以說沒有找準,那是因為迅雷其實并沒有固步自封,在2021年前后迅雷風頭正盛,也恰逢移動互聯網萌芽之時,迅雷陸續做過相當多的嘗試。
很為典型的兩項重要嘗試,分別是在線視頻播放和自研游戲,前者是極大占據用戶時間的產品,后者則是現金牛業務,一旦把其中一個方向做成規模,都能輕易獲得幾十億市值的身價。
然而,“淺嘗即止”讓迅雷什么機會都沒有真正抓住。
能在下載加速上做到行業領先,迅雷的技術在當時的業界也算是相當牛逼的,而在線視頻播放,邊下邊播等功能迅雷也幾乎是行業內率先做的,況且當時優愛騰關于版權的競爭完全沒開始,影視綜IP的價格據迅雷的高管回憶可能只有當下的幾千上萬分之一,可是迅雷并沒有下定決心打透長視頻市場,而僅僅滿足于對主產品功能的補充。
而在游戲領域,也曾有高管建議CEO鄒勝龍獨立出一家游戲公司做自研,迅雷作為其流量來源的主陣地。在線游戲是高度依靠于流量的,當時的騰訊游戲遠沒有現在般強大,騰訊游戲之所以能起來,
其實很大程度是因為騰訊把握了流量,而彼時的迅雷,在PC端流量上不比騰訊差多少。如此正當的流量變現路徑,迅雷依然選擇了“視而不見”。
迅雷真正下定決心尋找新的增長點時,時間已到了2021年末。那一年里,微信已經占據了移動端流量霸主的地位,而另一家巨頭阿里則是通過收購日活過億的UC獲得了移動端重要入口。
此時的迅雷,江湖地位已經大不如前,他們的戰略選擇可謂是獨辟蹊徑,挑戰技術主導的區塊鏈和云計算,而其領軍人物則是從騰訊云過來的技術大牛陳磊。
有強大技術背景的陳磊,在迅雷打造的網心科技,不得不說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一方面,區塊鏈在那個時間點上在國內仍屬于概念萌發階段,真正的商業應用仍在摸索之中;另一方面,迅雷在移動端翻盤已經幾無可能,要想逆襲,確實應當發揮自身技術積淀的優勢抓住下一波技術革命。
由此可見,陳磊的技術洞見還是足夠超前的。
把“共享限制寬帶和儲存”作為突破點,結合自身擁有的下載場景,實現了虛擬資源的交易。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玩客幣”應運而生,這種虛擬貨幣成為了資源交易的媒介,具備了如同比特幣一般的貨幣屬性。
“產品的貨幣化”,可謂是所有互聯網公司都夢寐以求能實現的。這意味著產品具備了一定的金融屬性,公司能通過一些策略控制這些虛擬貨幣的供給和消費,從而影響用戶實際的付費。
受益于比特幣的逐漸火熱,風頭正盛之時,用于生產玩客幣的生產工具玩客云,竟然在京東被預約購買超過1000萬臺,399元一臺的機器被炒到3000元一臺,迅雷的市值也在2021年底開始從3美元暴漲到接近30美元。
迅雷的“第二春”成功讓陳磊坐上了迅雷CEO的交椅,假如劇情發展順利,那下一步迅雷應該能通過玩客云的出售獲取大量現金流,可用于云計算的研發投入和玩客幣應用場景的拓展,逐步構造基于區塊鏈的虛擬生態。
然而,事與愿違,由于ICO涉及灰色地帶,國家逐步加強對相關虛擬貨幣的監管,玩客幣也就只能壽寢正終了。而區塊鏈的其他應用場景,大多集中于金融、公共服務領域,對于實力仍不足的迅雷來說都難以企及,云計算又因面臨阿里云、騰訊云等巨頭的擠壓變得生存空間狹小。
很終,董事會似乎再一次失去了對陳磊領導數年的區塊鏈方向探索的耐心,幾乎把整個治理層都換掉。


如果您覺得 一度比肩騰訊的迅雷何以消失于互聯網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4464.html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