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京東社交電商媒體分享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微信手Q業務部總經理侯艷平表示,在綜合考慮京東平臺業務發展規劃、消費者購買方式和購物需求的變化等多重因素后,京東拼購今年正式發力。
侯艷平同時表示,目前整個電商行業拉新成本越來越高,京東需要開辟新渠道實現低成本獲客,促進消費分層。京東推出拼購業務,一方面是為了以低成本拉新用戶,其次是為了跟上社交電商爆發的大趨勢。綜合這兩點原因來看,京東的拼購業務上顯然寄托了其對用戶流量增長的訴求。
艾媒咨詢今年4月的針對拼購電商的研究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底,中國拼購電商用戶規模增至2.11億人,增長率為117.5%,預計2018年用戶規模將超過3億人。有分析認為,網站排名優化軟件,網站關鍵詞優化軟件,刷網站排名軟件,網站優化軟件,網絡優化軟件,營銷軟件站,營銷推廣軟件拼購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的屬性,利用“用戶去發展用戶”的打法迅速鋪開市場。因此在傳統電商發展普遍面臨瓶頸的當下,涉足拼購模式,已經成為電商平臺追逐流量的必備戰術。
被認為在商戶端及用戶端都遭受拼多多崛起威脅的阿里,今年以來就一直想方設法透過多種端口,謀求找回曾經“拋棄”的低端市場。今年3月,淘寶推出“淘寶特價版”App,隨后又于8月在支付寶悄然上線了“拼團”業務,在商品推薦、用戶購物習慣上與淘寶相互打通。
針對該特價版的推出,淘寶方面表示,是由“消費升級”轉型為“消費分級”,并將“淘寶特價版”App定義為追求極致性價比人群的綜合折扣平臺。從“消費分級”的提法來看,阿里方面顯然是意識到社交電商盛行之下,由拼多多所培育的低端電商用戶潛在的流量價值,不過相比背靠微信流量生態的拼多多而言,獨立的特價版App及支付寶都屬于“弱社交”產品,由此帶來的流量能否滿足阿里的胃口并不好說。
目前,除了京東和阿里,蘇寧、國美等電商平臺都推出了“拼團、砍價”等社交電商玩法。而主打高性價比品質消費的網易嚴選也不再“高冷”,開始選擇試水入駐拼多多,借拼購模式拓寬獲取流量的渠道。
就此來看,在線上流量紅利消退的環境下,強調社交分享的拼購模式或許可成為刺激用戶增長的“興奮劑”。但“低價+拼團”在吸納流量的基礎上,能否留存并轉化為刺激交易增長的動力,同樣是一個問題。
上一篇:加入京東將開啟節日大狂歡
如果您覺得 電商平臺奔赴拼購潮 醉翁之意或在流量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2851.html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