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企業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京東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京東旅行社有限公司發生工商信息變更,劉強東從公司高管中退出。這樣的操作,在很近幾個月里,已是司空見慣。
從去年年底開始至今,劉強東已經連續卸任旗下十多家公司的高管,僅今年開年后的這段時間,劉強東就已從旗下至少10家公司的高管行列中退出,涉及京東旗下商城、物流、數科、云計算等多個業務板塊。
比如,今年1月份,卸任南京拍拍藍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2月份,劉強東先后卸任京東云計算全資子公司福建京東元洪云計算有限公司、京東物流全資子公司寧夏京邦達、宿遷京東娛樂傳媒公司、京東旗下物流公司等企業的高管。
在更早之前,從去年11月份開始,劉強東的名字已經先后從京東云計算(北京)、北京康佳醫藥、江蘇利昇信息科技、北京京邦達等公司的高管名單中退出。
對于劉強東從京東旗下十余家公司的高管團隊中退出這一行為,雖然京東方面回應稱,“屬于正常變化調整”,但劉強東正從臺前轉向幕后,已是事實。
這既有外圍環境變化的因素,或許還有劉強東自身的原因。
首先,劉強東的退出,只是逐漸從旗下公司治理的日常事務中退出,并不意味著喪失治理權和決策權。目前,劉強東依舊任京東集團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等主要職務,牢牢將京東集團掌控在自己手上。
其次,在這一輪隱退動作之前,劉強東和京東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預備工作。
例如,這一次,劉強東卸任了京東旗下京東數科的法定代表人和職務。實際上,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作為金融科技領域的重要玩家,京東數科動作頻頻,陳生強一直站在前臺。
作為京東旗下很重要的業務板塊之一,很近幾年,京東數科發展勢頭迅猛。京東數科CEO陳生強此前曾透露,2021年,是京東數科完成品牌戰略升級后的第一年,“在收入和利潤上同時實現高增長”。
陳生強的表現,已然得到了劉強東的認可。劉強東此次退出后,將京東數科的日常治理,全面交棒給這位自己多年培養起來的大將,已是水到渠成。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京東旗下很核心的業務,京東商城的表現,直接決定了京東集團過去一年的成績。在很近的公開報道里,京東商城CEO徐雷的職務前,已經靜靜去掉了”輪值“一詞。
在去年年初的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中,劉強東曾放狠話:”誰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這一次,徐雷”轉正“,主持京東商城的工作,無疑是獲得了老劉的足夠信任。
當然,從劉強東自身以及京東集團未來發展的角度出發,劉強東的退隱,也有可能是為了擺脫因其自身與京東深度綁定,給企業發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尤其是一年多以前的那場性侵風波后,因遭受到外界對其道德和法律的指控,劉強東給京東的形象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如今,隨著性侵案引發的輿論風波逐漸消弭,以及交棒的逐漸完成,劉強東也已再次實現了從臺前走到幕后的過程。
這已經不是劉強東第一次隱身幕后了。
縱觀劉強東在京東的幾次隱退與出山,幾乎都與當時發生在京東身上的幾次重大節點緊密關聯。而這背后,也足見劉強東在用人戰略上的幾次重大調整。第一次是京東。
這一年,是2021年。當年5月,京東在美,首日總市值就逼近300億美金,成為僅次于騰訊和百度的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這也是當年中國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的很大IPO。
后來,這一成績被同年稍晚赴美的阿里奪得,當然,這是題外話了。在京東之前的將近兩年時間內,劉強東花費了大量時間在美國游學訪問。尤其是京東后,劉強東公布辭任京東商城CEO,并公開表態要全面放權。
劉強東之所以能如此“任性”,主要也基于劉強東在此前一直推行的引入外部高管計劃。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2021年京東前夕,和在柳傳志、雷軍等人舉行的閉門會議上,劉強東談到:“企業規模大了很大的風險,我覺得來自創始人。
京東在戰略上由我獨裁,我們的戰略能不能及時到位,或者說戰略錯誤都可能導致企業的失敗,我認為這是很大的風險。
”在前后的幾年時間里,京東曾先后引入了COO(首席運營官)沈皓瑜、CMO(首席營銷官)藍燁、CHO(首席法務官)隆雨、CTO(首席技術官)王亞卿等清一色的外部高管。劉強東希望,這批外部高管的到來,能夠很快挑起各個重要崗位的“大梁”,因此被寄予厚望。但就像很多中國企業吸收外部高管所遭遇的那樣,由于思維方式、治理理念等方面的差異,這些人并不能滿足劉強東對其“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期待。
2021年年中,京東股價迎來后的很低點,年中的818大促,京東的表現并不如人意。全年的數據,同樣難看。當年,京東GMV增速僅為42.2%,比2020年整整少了一倍。危機之下,劉強東再次走上前臺,重掌京東。
回歸后,劉強東先從組織架構入手,重新梳理了集團的業務線和匯報線,這批空降的高管,或調崗或離職。到去年上旬,包括藍燁、隆雨等在內的一眾高管也先后離開,外部高管在京東的歷史,基本宣告結束。第二次,便是2021年的這場性侵風波。
事件曝出后,劉強東一時間成為輿論討伐的焦點。雖然在經過了長時間的拉鋸之后,明州方面公布不會對劉強東提起任何指控,但劉強東的形象,還是跌入谷底,京東的企業形象和股價也因此受到牽連。
此后,劉強東幾乎從公開場合中徹底隱身了。而這時候的京東,急需有新的掌舵人站出來,帶領京東走出性侵黑天鵝所帶來的陰霾,一場新的組織架構調整,顯得尤為緊迫而必要。
首當其沖的,便是京東商城。除了設立前臺、中臺和后臺部門外,很為引人注重的,還是京東商城旗下所有業務條線的負責人,匯報對象都是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
而在去年年初的那場調整中,還有部分事業部的總裁,其匯報對象是劉強東。
這次調整后,劉強東隱身后,將京東商城全面交給徐雷,已無懸念。再到近期,徐雷終于去掉”輪值“,跨過臨門一腳,很終名正言順全面執掌京東商城。

此次密集卸任京東旗下子公司高管,劉強東已經走完了隱居幕后的很后一步。隱身幕后的劉強東,自然也不會閑著。
2021年11月,京東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發布,性侵風波爆發后首次發聲的劉強東就表態稱,京東集團的治理團隊已經成型且穩定,其個人的關注點主要放在戰略、團隊、文化和新業務上。
不過,對于劉強東在對集團戰略的把控上,也有不少懷疑的聲音。外界對于劉強東的評價,也有不少集中在其”強于務實,虛于戰略“上。
東哥面臨的,絕非易事。
在東哥慢慢隱匿的這段不短的日子里,互聯網行業戰事多發,京東也多次因裁員、架構調整、同業競爭等事件,乃至在疫情期間的活躍表現,頻上熱搜、上頭條。
很近的一次,是神舟電腦在京東的官方旗艦店下線。在此前的幾天,神舟電腦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向京東“要賬”,“含淚控訴京東五大酷刑”。
神舟電腦吳海軍也公開向自己的這位蘇北老鄉喊話,“兄弟有必要為這點小錢撕破臉么”。面對這位同鄉兄弟的公開喊話,劉強東沒有公開回應。
但作為商界大佬和話題人物,劉強東的一舉一動自是吸引了外界的諸多目光。卸任旗下多家公司的高管,意味著劉強東隱居幕后的決心已定,但身處前臺的京東集團,依舊處在輿論風暴的中心。
神舟事件雖然直到現在仍無更新進展,但此事發生后,有聲音直指京東面臨的現金流壓力。這樣的評價,并非空穴來風。
京東本月初發布的2021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財報顯示,京東的應付賬款高達904億元,應付賬款賬期為54.5天。但這并不妨礙京東收獲一份無比亮眼的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四季度,京東營收1706.8億元,同比增長26.6%;從全年來看,京東凈營收高達5768.9億元,同比增長24.9%。
從這份數字上看,京東是一家強大的公司,甚至可以說是一家在商業上成功的公司,但它距離偉大還有不小的距離。
在取得商業上成功的同時,它本應有更大的能力和責任,在面對出現困境的商業合作伙伴時,假如不愿意伸出援手,但至少別做落井下石的事情。
此外,京東面臨的外部競爭形勢,也格外嚴重。首先,從下沉市場崛起的拼多多,通過不斷挖掘下沉市場的增量,侵擾京東的地位。
去年10月份,創立僅4年的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京東,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僅次于阿里、騰訊和美團。在此前的拼多多四面年慶上,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表示,拼多多真實支付的GMV已經超過京東。
相較于拼多多在過去幾年在下沉市場中的增長勢頭,京東則一直深陷裁員、架構調整等帶來的動蕩之中。
此外,阿里在多項指標上遙遙領先,蘇寧也在不斷通過全場景生態夯實自身實力,競爭壓力之下,京東所面臨的,必定不是坦途。
待疫情結束,深受抑制的電商行業,必將迎來新一輪的大調整和大爆發,這場由阿里、京東、拼多多和蘇寧等眾多玩家下場組局的電商競技大賽,注定會熱鬧非凡。
只是沒了東哥,終究是乏味和無趣了些。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