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所希望中得救。
助力中小企業突圍,洞察時代變革的驚雷,這是阿里巴巴對“春雷計劃”的期許。
2009年春,全球經濟危機肆虐,阿里啟動“春雷計劃”,對困境中的中小企業喊話:出路和未來是移動電子商務革命;2020年春,阿里再啟“春雷計劃”,再次喊話中小企業:這次共同出路和未來是數字化。
沒有歷史性挑戰,何來歷史性機遇? 關鍵是要善于把握逆境。
“十年以后因為今天的變革,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不同的世界!”馬云在那個漫長的經濟寒冬寫下一封全員信《冬天的使命》。
“變阿里巴巴的能力為中小企業的動力,讓疫情帶來的眼前的‘?!兂芍行∑髽I面向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機’?!?月7日,當阿里再次啟動春雷計劃,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寫下另一封全員信《春天的戰爭》。
“春雷計劃2009”做到了,“春雷計劃2020”又會在十年后帶來一個怎樣不同的世界?
2
2009年春,危機籠罩全球。美聯儲已進入“零利率時代”、奧巴馬剛簽署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保險巨頭美國國際集團很新季報巨虧617億美元、美國三大汽車廠商即將尋求政府救助……
當時的中國經濟依靠出口驅動,對外界變化異常敏感。2007年凈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18%,到2008年驟降至8%,到2009年是驚人的-37.4%,實體經濟的沖擊立竿見影。
2008年的廣交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異常冷清,有媒體發現很多展位工作人員比客戶還多。到了2009年春,在中小企業密布的長三角,撤資、倒閉、裁員、返鄉的種種傳聞不脛而走。
“未來兩個月,中國可能出現新一波中小企業倒閉潮,”《人民日報》旗下的《國際金融報》在09年初報道說,“很近幾個月,來自歐美的訂單平均減少了1/3到1/2,在未來的一兩個月中,中國至少還有3000家工廠面臨倒閉。”
幫助中小企業做外貿起家的阿里發現,全世界買家的采購行為在08年下半年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本一次性下單十個集裝箱的外國采購方,如今一個訂單只敢下一兩個集裝箱。此前因外貿繁榮而擴充產能的出口類中小企業,直接面臨訂單縮水困境。
冬天來了。面對上世紀“大蕭條”以來很嚴重的的全球經濟危機,誰也不知道這個冬天到底有多嚴寒,到底要持續到什么時候。
3
機會面前人人平等,災難面前更是人人平等。要活下去,就必須有所改變。
2009年3月3日,為援手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阿里巴巴公布“春雷計劃”,提出外貿轉內貿是中小企業過冬的突破口,而發展內貿的 關鍵是移動電子商務。
當時“春雷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移動版誠信通。阿里說,要把移動商務技術融入國內35萬家內貿中小企業服務,引領中國電子商務從互聯網時代走向移動時代。
什么是移動電子商務?阿里的解釋是:以前在電腦前做的事兒,未來在手機上都能做。工廠老板不用被電腦和網線束縛,無論人在哪里,都隨時可以推介、賣貨。
問題只有一個:當時是2009年?!癷Phone3G”要等到年底才首次進入中國市場,“APP”只是三個字母,“直播”是電視臺專屬概念,“云”只指代漂浮在空中的可見水氣聚合物……
以事后之明來看,移動電商所依靠的 關鍵要素,包括3g/4g網絡、智能手機、移動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幾乎都還沒有出現。萬事都缺,優選具備的是中國能打電話、能發短信的6億部手機。
所以,當2009年一幫江浙工廠小老板,拿著三星手機,用阿里誠信通發短信談生意時,媒體紛紛嘲笑,不就是發手機短信么,這算什么移動商務?!

4
阿里是一個愛說“大話”的企業,但阿里擅長兌現“大話”。
媒體看到的是短信,而阿里看到的,是當時中國4億手機用戶和6億部手機的潛能。移動化勢能的釋放,對于零售的影響是顛覆性的。后來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
2021年,利用手機登錄淘寶的用戶達1000萬,但日峰值交易額仍不到淘寶網的1/50;
2021年底,超過五分之一的中國消費者“移民”到了移動互聯網,淘寶移動端的累計訪問用戶突破3億;
2021年,淘寶提出“Allin無線”戰略,并宣稱這不是簡單的載體轉移,而是一場新的“物種進化”;
2021年淘寶90%的交易都已在手機上完成;
2020年,薇婭依靠一部手機進行淘寶直播,1秒賣掉4000萬的火箭……
2009年,第一屆“雙11”成交額僅5000萬,到2021年達2684億,十年時間增長5000倍。這一切都始于2009年3月的那一聲春雷。春雷洞察先機,是因為契合了中國經濟的兩大趨勢:經濟的內需驅動轉型,互聯網經濟的移動化轉型。
5
“春雷計劃”是時代使命,代表著未來的想象空間。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這不僅令疫情的持續時間和擴散范圍大大延展,還可能令全球經濟出現更多趨勢性、轉折性變化。正如美國趨勢研究大師托馬斯·弗里德曼所說:世界將分為“冠狀病毒前的世界”和“冠狀病毒后的世界”。
疫情后,人們期待“重啟”,期待“復蘇”,但更為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是否還有那個回得去的過去?在史無前例的挑戰面前,僅僅祈愿生活和生意可以故態復“萌”是不夠的,必須有面向未來的布局。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是阿里的使命。如今的天下,是數字化的天下;如今的阿里,也已由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徹底蛻變包含數字商業、金融科技、聰明物流、云計算、本地生活、文化娛樂等場景的數字經濟體,已為賦能中國企業數字化變革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時隔11年,阿里巴巴再次啟動“春雷計劃”,呼吁和廣大中小企業伙伴們一起,開啟數字化革命,再造下一個十年的增長奇跡。數字化轉型,就是阿里這一聲春雷的時代洞見。
數字化的價值,已經通過抗疫“公開課”被全民所了解,無論是網上購物、直播賣貨、線上辦公、云上學習,還是碼上治理、AI診斷、數字防疫,阿里向全社會開放的數字化能力,成為了這場疫情下生活、抗疫、復工須臾不可離的必需品。
在疫情期間,數字化只是牛刀小試。對企業來說,數字化的價值是全領域、全流程、全方位的,是要對企業的人、貨、場的整體重構。在阿里看來,所有的商業要素未來都會走向數字化。
數字化轉型將是一場漫長浩大的工程,在很新的“春雷計劃”中,阿里給出了一系列近期小目標:

幫助十余萬中小外貿企業實現銷售渠道的數字化轉型;
激活數字化產業帶,三年內幫助1000個工廠產值過億,在全國打造10個產值過百億的數字化產業帶集群;
在全國打造100個產地直播基地;
用數字化的方式興農助農,在全國建設1000個阿里巴巴數字農業基地;
利用數字金融幫助更多中小企業擺脫資金困境,聯合銀行為千萬小微商戶提供無接觸貸款……
6
阿里和中國中小企業,有著共同創造未來的歷史。
這不是阿里和中小企業第一次經歷危機。成立于1999年的阿里,誕生不久就遭遇互聯網泡沫危機和非典疫情,隨后是始于2007年的次貸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再到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
一家年輕的公司,卻是化解危機的老手。阿里式危機應對之道的 關鍵有三:其一、對客戶的擔當;其二、對未來的判定力;其三,晴天時修屋頂的執行力。
阿里從很初起,就是一家旨在服務中小企業交易需求的公司。今天的阿里的主要服務對象,仍是數千萬中小企業和數億消費者。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越是生意難做之時,越是兌現使命之際。
在2008年經濟危機時,馬云寫道:“今天的我們肩負著比以往更大的責任,我們不僅僅要讓自己不倒下,我們還有責任保護我們的客戶——全世界相信并依靠阿里巴巴服務的數千萬的中小企業不能倒下!”
在2020年新冠疫情危機時,張勇寫道:“越是危機時刻,阿里巴巴和中小企業的連接就越緊密。越是生意難做之時,越是阿里巴巴踐行使命的時刻?!?
擔當需要建立在判定力之上。2009年的第一聲春雷,布局的是移動電子商務的未來;而2020年的第二聲春雷,布局的則是數字化未來。
這種布局的 關鍵,在于晴天時已經修好了屋頂。這次,讓阿里經受住新冠肺炎疫情考驗的數字化能力,來自于20年的沉淀和實踐。在危機到來前,預備已經就緒。
11年倏忽已過。全球經濟危機并沒有打垮中國企業和中國經濟,反而使之愈發茁壯。危機和焦慮的背后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關鍵在于我們如何改變自己。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