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產品上了網,銷路越來越寬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一家沙棘果汁工廠老板龐旺孝,嘗到了“互聯網+”的甜頭。龐旺孝的工廠2021年開業以來,一直苦于銷路太窄,八成以上是在當地銷售。今年,產品入駐京東阿壩州扶貧館,銷路寬廣起來,銷售額也逐月上漲。
不只是把產品搬上網,龐旺孝還得到很多指導。產品怎樣包裝才更匹配網絡銷售、網店頁面如何設計才有利于吸引流量、工廠生產線如何進一步豐富……京東針對貧困地區的“產業互聯網扶貧”幫扶計劃,帶來“AI+大數據”、智能供給鏈、智能物流等全鏈條支持,帶動當地產業升級,助力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
松潘古城腳下,有一個“京東云松潘城市會客廳”。走進里面,牦牛肉、沙棘糕、牛肝菌、松貝等松潘特產一應俱全。消費者選中商品后,只需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登陸京東商城“中國特產·阿壩州扶貧館”,線上下單付款后,即可享受送貨上門服務。
今年初,松潘縣政府與京東云啟動合作,共同在互聯網帶動產業升級、產業互聯網扶貧等方面開展探索。“針對貧困地區,京東云希望通過提供技術手段的支持,以數字化力量打通線上與線下,帶動當地產業成長升級、發展壯大。”京東云總裁申元慶說。
京東在零售、物流、金融、服務等多領域全面成長。在農業領域,尤其是貧困地區,京東希望引入互聯網技術,讓貧困地區搭上互聯網快車,迎接產業質變。

2021年,京東在河北武邑縣落地的“扶貧跑步雞”項目,使用了區塊鏈溯源及雞腳環等物聯網技術。通過互聯網技術對于養殖過程進行追溯,保證產品的綠色、健康,產品后迅速走紅。
在內蒙古的京東農場,互聯網技術也在帶來新變化:田間耕作全部依據專門的生產治理標準,無人機翱翔上空監管農場、進行植保,“從田間到餐桌”每一個環節都清楚可見……依托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京東農場深入農產品的種植、生產、加工、倉儲、銷售等各個環節,讓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透明化、數據化。
“以前外出打工,一年忙到頭,能賺三四萬元。現在不用到處跑了,收入還翻了一番。”黎小軍是松潘縣進安鎮羊裕屯村人,縣里有了沙棘加工廠后,他在家門口就能就業了。
以產業互聯網能力賦能農業、扶貧助農,讓更多貧困地區有了新面貌。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認為,產業互聯網改變的是產業鏈前端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等環節。正因如此,農業及扶貧領域完全可以受益于產業互聯網的普及應用。
產業互聯網扶貧實踐中,互聯網技術和基礎設施的作用大大加強,尤其是AI、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幫助貧困地區實現整體產業鏈的構建與成長。隨著產業互聯網平臺服務模式發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讓貧困地區也可以通過云計算等手段便捷、低門檻地搭上互聯網技術快車。
目前,京東旗下除了7FRESH、生鮮、干貨食品、新通路等零售業務和京東企業業務直接支持農產品全渠道銷售之外,還有京東農牧、京東數字農貸、京東眾籌、京東農場、京東農業云等業務板塊,分別從互聯網種養殖、互聯網金融、數字產業園等入手,以產業互聯網手段為農業提供技術賦能。“相信未來,隨著互聯網技術更多在農村地區和農業產業中的應用,產業互聯網將帶來一條更便捷、更高效的道路,為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廖建文說。

下一篇:刷淘寶流量有什么要注重嗎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