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久保憲一:上世紀80年代,日立以彩電、家電用品進入中國市場,當時作為一個非常好的品牌在中國市場進行銷售?,F在日本基本上沒有彩電廠家了,洗衣機、空調、冰箱等對日立來說,實際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小。2016年日立在中國的營業額約為577億元人民幣,其中占比最大的是電梯,占1/3的營業額;占銷售額分量比較多的是與汽車零部件相關的產品,以及日立化工金屬材料。如果要進行分類的話,B2C涉及的主要是家電,電梯和汽車零部件屬于B2B業務,今后我們想更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市場業務。
不僅僅是要加強現有B2B業務內容,還要加上IT、OT結合的領域,以及Lumada平臺提供解決方案的領域。例如現在很多醫院存在排隊難、就醫難、看病效率低的問題,日立希望利用IT、OT技術加以有效解決,目前正在跟中國很多醫院進行洽談,導入日立提高效率的解決方案,現已與惠州中信醫院達成合作協議。
再比如制藥廠,藥是很重要的東西,關乎生命安全,需要更加透明精確的管理模式來保證生產出安全、高質量的產品。日立的相關解決方案,通過IT技術進行自動管理,透明、高效生產出更安全的藥物,目前該解決方案也正在同中國很多制藥廠進行洽談合作。
此外,在公共交通方面,日立提供了一種傳感器,將其搭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能夠時時監控乘客數量等,并根據實際路況和車況,配合調配中心協調發車方案。目前這一解決方案已經在重慶6000輛公交車上使用。
我們并不是僅僅要在中國生產很便宜、普通的產品,而是希望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打造出安全、安心、可以輕松生活的社會。應對這種社會的變化,就是我們今后在中國建立業務內容的基本方針,要完成這一系列的構想,都需要用到Lumada這一平臺工具。
OTCMS采集軟件《經濟》:現在中國正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日本很多企業也表示要參與其中,日立是否有參與意向?
小久保憲一:“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大家都要參與進來,外國企業也特別多,日立是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的形式加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在中國以外的國家,日立也在跟其他企業合作。
對于處于中國之外的客戶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先明白、了解客戶需要的是什么?有些海外客戶,他們需要的是中國的技術、系統、產品和解決方案,也有客戶想要日本的品牌OTCMS軟件采集,還有些客戶希望核心部分的技術或產品,能夠采用日本品牌。最后如何選擇、組合,還是要根據客戶的需求來決定。
舉個例子,在利比亞日立曾經有一個發電廠的項目,客戶雖然認可日立的技術和產品,但仍希望訂單中中國制造的比例要達到一半以上,最終日立在獲得此項目后,聯合中國的東方電氣集團一起為客戶提供了相關產品。這也是我們在海外和中國企業一起實踐“一帶一路”倡議的事例。
IT與OT融合,物聯網重塑整個制造業
物聯網技術正在重塑整個制造業,在自動化基礎上融合新一代信息化技術,實現生產線的數字化轉型。從工廠的層面來看,萬物互聯浪潮發展簡化了設備維護的流程;從客戶服務方面來說,物聯網幫助企業實現了更全面的服務。
工業物聯網將為制造創造巨大的收入,制造商開始在自己的產品里嵌入一些傳感器來收集相關信息,包括監控產品材料、性能和在使用過程的實時信息,用來幫助企業調整產品計劃和優化產品性能。從飛機到汽車發到機和醫療設備,例如將在開發產品時將傳感器內置在零部件里,從而提升產品性能,讓產品變得更安全,可以獲得更長久的使用等。
制造商將能在問題出現前實現預測性維護,從而從根本性減少停機時間和維護成本。物聯網的使用提高了客戶的智商,新一輪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生產模式正在快速逼近。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支出將達到700億美元。
實時診斷提升產品質量
一件產品從設計到生產再到用戶使用,其整個生命過程都處于監控和數據采集的過程。通過嵌入式傳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幫助客戶發現產品潛在的問題,然后反饋給設計和生產部門,使得產品在設計、材料選型和生產過程合理避過一些誤區。同時,廠商可以通過信息收集了解客戶使用的具體情況。
blob.png
通常設備廠商不知道他們設備在現場運行會發生什么事,直到用戶打電話來反饋才知道。有些廠商每隔一段時間做一次客戶調查OTCMS批量刪除關鍵詞 ,才能了解他們對產品使用的真實情況。除非在產品內部安裝監控傳感器,否則制造商和銷售不會意識到設備哪里出問題,只能等客戶投訴。
許多廠商有同樣的問題,對于安裝在客戶現場的產品運行情況知之甚少。而在物聯網時代,有關設備的溫度、風扇運行時間和能源消耗的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報告給制造商,廠商可能考慮商業應用中實時診斷。
利用傳感器遠程監測
基于設備數據的接收和分析,制造商可以幫助客戶避免故障和提高機器效率。這些公司也可以收集他們的工藝的技術數據,從而調整產品和部件的設計實現更耐用和更高性能的產品方案。首先是在設計中避免問題,其次是在生產后采取糾正措施,如修理、維護或更換。
制造商可以在幾乎所有的制造工序中進行數據采集,這些數據有助于優化生產計劃安排,指引企業如何利用資源設施,讓企業更好地利用閑置設備和機器。在產品中內置傳感器,可以幫助公司實現產品離開工廠后的數據采集,通過記錄設備數據,比較設備在不同的環境下的表現,通過這些過程可以挖掘出運營效率低下的問題,從而避免了致命性失敗。
通過分析或利用數據,制造商可以進行更合適的預防性維修和保修計劃,而不是等到設備出錯時才去處理。傳感器的數據可以幫助廠商提前得到預警,確定什么是需要的維護,根據設備的性能配置合理的參數以獲得最佳性能。
遠程狀態監測(RCM)是一個基本的服務,也是影響客戶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售后服務支持中,實時訪問產品狀態信息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特別是因為它能更有效的從根本原因分析上解決產品的問題。遠程狀態監測的下一步顯然成為預測性維護,使用傳感器如熱成像、聲波和超聲波振動分析,在問題發生之前檢測出來。物聯網為企業改善客戶服務和推動銷售量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式。
當然,工業物聯網帶來了機遇同時也有著巨大的挑戰,安全和隱私是行業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不安全的連接設備,可能為攻擊都提供了一個后門,不但危害了消費者,也使得工業物聯網提供商蒙受損失。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ther/ylLumadaxthBBzhrldcpzxfslnx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