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祎
漏洞是網絡安全的“命門”。軟硬件系統漏洞使得攻擊者可以利用漏洞竊取信息或者控制、破壞目標系統,從而引發各種網絡安全問題網站安全查詢工具。例如,2010年伊朗核設施遭受“震網病毒”攻擊,2016年美國東海岸大面積斷網事件,以及2017年肆虐全球的“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都是由于網絡安全漏洞引發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網絡是一個整體,任何一個單位、任何一個系統存在漏洞,都會成為犯罪分子和敵對勢力攻擊的跳板,成為整個網絡的薄弱環節。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絡安全公司,360集團一年新發現的網絡安全漏洞就超過8萬個。從我國情況看,網絡安全漏洞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對漏洞不重視、修復不及時現象普遍存在。據360補天漏洞響應平臺統計,25.6%的漏洞未進行修復,一些行業漏洞平均修復時間長達數月之久。去年5月12日“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爆發,其實微軟公司早在3月份就已發布了相應安全漏洞補丁,但我國很多單位卻一直沒有打補丁,導致近30萬臺主機和電腦被感染。直到今天,360公司還能監測到我國每天仍有近千臺電腦感染此勒索病毒。
2、缺少具體的漏洞修復管理細則和處罰機制。《網絡安全法》已經正式實施,規定了網絡運營者的安全義務以及相應的追責。但對網絡安全漏洞管理還沒有執行細則。如,對于安全漏洞的修復時間等還缺少具體規定,導致很多單位修復周期過長,有時長達數周甚至數月,給攻擊者留下機會。此外,缺少嚴格的監督執行和處罰機制,對未及時修復安全漏洞的單位無法及時發現和予以處罰。
為強化網絡安全漏洞管理,降低被攻擊風險,提高我國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建議:
一、建立漏洞管理全流程監督處罰制度
盡快制定覆蓋網絡安全漏洞發現、審核、披露、通報、修復、追責等全流程的管理細則,強制要求漏洞必須及時修復,對漏洞修復時間以及違規處罰措施予以明確規定。此外,應建立監督檢查機制和力量,及時發現未及時修復漏洞的行為,并追究相關單位和責任人責任。
二、強制執行重要信息系統上線前漏洞檢測
對涉及國計民生、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重大信息系統工程和項目,一方面在其上線運行或交付使用之前,應強制要求進行網絡安全漏洞的自檢和備案,尤其應加強源代碼層面的安全缺陷和漏洞檢測。另一方面,國家網絡安全主管部門應對上線系統進行抽檢,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同時,應引導和鼓勵軟硬件系統開發企業加強安全開發規范和流程,盡量在源頭避免網絡安全漏洞的出現。
三、強制召回存在重大網絡安全漏洞產品
對存在嚴重網絡安全漏洞網站安全查詢器,可能導致大規模用戶隱私泄露、人身傷害或者影響民生服務、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行的軟硬件產品,尤其是物聯網、智能汽車等產品,應借鑒汽車行業的做法,對存在重大網絡安全漏洞產品的實施強制召回,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網站安全性查詢軟件四、鼓勵政企單位采用眾測眾包方式發現和收集漏洞
網絡安全漏洞的挖掘和發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需要集合民間智慧。建議借鑒美國在安全漏洞收集和挖掘方面的做法。一方面網站安全性查詢軟件,加強政企單位與專業網絡安全企業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網絡安全企業的漏洞挖掘能力和情報優勢,幫助政企單位及早發現和修復漏洞。另一方面,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鼓勵政企單位采用眾測眾包方式,充分發動民間安全研究力量發現和收集漏洞,提高網絡安全整體防護能力。
上一篇:關于zblog的插件的個人分析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ther/gyqhwlaqldgld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