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回家行動已經在全省范圍內正式啟動,各市已經在本轄區內開展了啟動儀式,遼寧省紅十字會干細胞庫與騰訊大遼網合作,利用騰訊擁有遼寧地區3000萬用戶的資源建立了網絡平臺,在大連地區,本報與大連市紅十字會聯合發起志愿者“回家行動”,同時啟動多項線上線下的知識普及與讀者、網友的互動活動,歡迎大家踴躍參與。志愿者資料流失率30%
新浪微博話題用戶采集器 9月16日,遼寧省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回家行動”在沈陽舉行啟動儀式,記者也通過活動發起方了解了此項活動的初衷。遼寧省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是遼寧省紅十字會于2001年5月啟動的一項可以再造生命奇跡的項目,至2012年底已經擁有102251人份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資料,共為數萬名血液病患者提供了配型檢索,為121名需要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捐獻了造血干細胞。
但是,隨著遼寧省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不斷發展壯大,志愿者資料自然流失問題也日益凸顯,在對我省5年前入庫的部分志愿者進行回訪后發現:流失率達到了30%!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原有聯系方式無效;二是由于固定電話號碼的升位、改號、拆裝,三是小靈通及傳呼等通訊方式的取消,導致與部分志愿者無法聯系;三是在資料庫中成為休眠數據,而近5年入庫的志愿者留下的手機號碼,也多有改變。志愿者“回家行動”就是針對這一現狀,為喚醒這些休眠數據新浪微博話題用戶采集器 ,開展的一次全省范圍的系列宣傳活動。
微博話題采集 記者了解到,當血液病患者在中華骨髓庫中搜索到配型相合的志愿者后,首先要聯系到志愿者是否同意捐獻,遼寧省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工作人員會根據志愿者采集血樣時留下的多種聯系方式聯系到志愿者本人,如果志愿者同意捐獻后,按照歸屬地原則,將由市級分庫為志愿者提供配型確認、體檢等捐獻前服務工作。
但當志愿者的各種聯系方式都已經改變無法聯系時,患者的移植計劃便會終止,這對于一個瀕臨死亡的患者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多種渠道都可“回家”
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回家行動在全省范圍內啟動,各市已經在本轄區內開展了啟動儀式,本報也對大連地區的相關情況給予了重點報道。為了擴大傳播效果,遼寧省紅十字會干細胞庫與騰訊大遼網合作,利用騰訊擁有遼寧地區3000萬用戶的資源建立了網絡平臺,制作專題頁面,推出系列策劃活動,為志愿者“回家行動”搭建網上家園。在大連地區,在騰訊大遼網的基礎上,本報聯合大連市紅十字會聯合發起志愿者“回家行動”系列活動,同時啟動多項線上線下的知識普及與讀者、網友的互動活動。
昨日,大連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省管理中心的有關安排,大連市也根據本市的特點做了很多工作,效果不錯,接下來,將通過多種方式,尤其是網絡和新媒體的渠道,發起系列活動微博話題采集,一是希望向公眾傳播和普及健康方面的知識,二是建立有效的渠道,讓志愿者回家。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wbwxdqdhyzyzh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