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了上百家從事風控數據業務的公司,有行業大牛也有各種低調開展業務的,在不會泄露各公司太敏感信息的前提,本著客觀的角度及學習的態度,逐一揭秘各家公司的征信風控產品及數據源特色。本期的目標將是京東金融系的【聚信立】
1.聚信立公司背景
在【百家風控公司揭秘系列3|京東系ZRobot公司及產品調研報告】里已提到,上海誠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聚信立”)屬于京東布局金融大數據領域的重要一步,于2014年12月(在上篇文章中的日期寫成了2015年,這里更正下)獲得A輪京東投資的2800萬人民幣。截止目前為止,京東(占股19.6%)成為聚信立除羅浩(占股29.3%)這個創始人外的第二大股東京東商品采集器。(羅皓在上海令儀里也是大股東,這里不做計算)
京東大數據布局下的ZRobot的詳細分析可以查閱【百家風控公司揭秘系列3|京東系ZRobot公司及產品調研報告】,京東萬象后續會單獨有篇幅分析。
現在進入正文:
聚信立是什么公司?其創始人羅浩又是何許人?整個公司有什么值得京東投資?
抱著這些疑問,獵人逐步分析。
首先,看看聚信立的創始人羅皓的背景。獵人在搜索引擎找到羅皓的一份個人簡歷。從簡歷上可以看到,羅皓碩士畢業后的
第一份工作(2004年10月開始)在通用電氣資本公司待了將近3年,職位是風險建模分析師,職業期間有負責過通用電氣資本第二代風險評分卡,涉及申請,用戶行為和催收幾個板塊、信用額度優化的算法等工作。然后第二份工作在渣打銀行待了1年多點,職位是“現貸派”個人貸款風險控制經理,工作包括現貸派產品第一代風險條款政策及開發了第一套基于數據的風險評分卡和欺詐評分卡等。
然后在美國發現金融有限公司(前摩根史丹利子公司)任職決策科學團隊主管并待了4年,主要負責帶領團隊負責消費者信貸運營、信貸市場&催收及商業智能&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等工作。
羅皓的三份完美的工作經驗,為其在信貸領域的算法、策略及用戶數據運用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深厚人脈(在這幾家大牛待了這么多年,人脈多少還是可以的)。
因此,從美國發現金融有限公司出來后,羅皓與2011年4月自己創辦企業了-上海英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這公司網址已無用),正式上線使用應該在年底,這家公司屬于IBM全球企業家計劃項目公司 ,公司業務主要是做社交數據挖掘,為消費者品牌,營銷&公關公司提供基于社會化數據的商業智能服務。整個團隊都來自于包括GE Money、渣打銀行、Morgan Stanley等的信用卡數據挖掘工程師,結合銀行的數據挖掘技術和社交媒體的屬性,他們能夠很好的幫助品牌商定位到自己的粉絲群和潛在消費者。簡單來說,羅皓將必生所學,開始進行實際應用,只不過是在社交數據這塊發力京東商城信息采集,業務偏向于營銷板塊。
英莫公司在2012年1月左右獲得紐信創投天使輪投資。但英莫公司實際運營周期持續了1 年 7 個月,期間的主打產品微決策是Infomorrow旗下產品,它是一款精準的免費的微博營銷、微博推廣決策工具,幫助品牌在微博營銷和微博推廣中決策更簡單,投放更精準。
羅皓的第一創業的成績不太理想,或許是由于做營銷板塊,需借住龐大的用戶數據,并且不同的社交數據清洗挖掘后,能應用在細分行業業務場景的效果也不好控制,且由于社交數據存在于少數的社交平臺上,屬于其數據壁壘,很難完全開放給羅皓這樣的社交數據挖掘公司。沒有源源不斷的足量用戶數據,無法獲得客觀的數據變現期待,或許是英莫這家公司無法生存的主要原因。
羅皓的英莫在2013年6月停止運營后,與7月份又注冊了上海誠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信立”),整個公司的戰略定位為金融公司提供風控數據,這些數據來源主要是通過用戶授權獲得非傳統風控數據,如通話信息、消費數據等互聯網信息,對客戶風險特征進行描述,并提供給金融機構,供其做相應的后續決策。
截止目前為止,聚信立服務的金融機構超過1300家,包括傳統的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網貸信息平臺等,目前日查詢量已超過百萬。
京東商品信息采集聚信立的產品體系依然很簡單,主打的兩款產品蜜蜂和蜜罐,都很賺錢。后面詳細解析。
這里先說說羅皓成立的新公司的融資歷程,可以看到聚信立剛成立就獲得老相識紐信創投的天使輪,看來聚信立創立之前也籌備已久。然后相對有影響力的一筆就是京東金融的投資,金額不是重點,主要是京東數據的存在給予了聚信立強大數據挖掘發揮作用的進一步機會。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bjfkgsjmxljdxjxlgsjcpty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