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03年非典有沒有成就電商行業”這個話題,本怪盜團本來已經寫過一篇文章,相信對這個問題論述的比較清楚了。顯然,2003年既不是電商行業的崛起之年,甚至不是電商行業的開始之年,那時候的大玩家根本不是淘寶、京東,而是現在很多人已經沒聽說過的易趣、8848(注:8848于當年年底解散了)。
沒想到,這些天來,可能是因為推遲上班閑的蛋疼,各路分析師和自媒體繼續鼓吹“2003年非典成就了電商行業”這個偽命題。機構投資者也開始吹,正規媒體也開始吹,甚至有少數學術界人士也加入進來吹。照此發展下去,再吹一兩個月,恐怕會得出“整個中國互聯網行業都是從2003年非典時期崛起的”這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大謬論了。
謬論,無論重復多少遍,都不會是真理。謬論,不能拿來指導實踐,無論是行業經驗的實踐,還是投資的實踐。
咱們今天就較真了:大家知道淘寶、京東是哪年成立的嗎?
注重,這里說的不是“阿里巴巴是哪年成立的”,也不是“劉強東是哪年開始在中關村賣電腦的”。我們說的是:淘寶網、京東商城是哪年成立的?
淘寶網成立于2003年5月,京東商城成立于2004年1月。你們可以在工商注冊信息、官網乃至任何權威媒體上,查到上述信息。
顯然,我們得出了結論——2003年非典時期根本沒有京東商城。劉強東在非典時期,沒有通過自營網站賣出過一部電腦、一張光盤。當然,他很有可能通過QQ或電話下單的方式,賣出過一些,但是肯定沒有計入京東商城的GMV,因為不存在的網站是沒有GMV的。
(其實東哥還蠻可愛的,你們不要黑他)
那么,2003年非典期間,總歸是有淘寶的咯?有些人宣稱“非典期間大家無法出門買東西,忽然發現有個叫淘寶網的地方什么都能買”,是有一些現實成分的咯?
胡說八道,一點現實成分也沒有!非典疫情從2002年底開始,2003年7月正式宣告結束(世界衛生組織將中國大陸移除出疫區)。淘寶網工商注冊成立的時候,離疫情的徹底結束只有2個月了。在這短短的兩個月中,淘寶就“什么都有、什么都能買到、讓用戶養成了依靠習慣”?
多虧阿里創業元老中的大部分已經退休或半退休了,否則碰到這種胡編亂造的行為,他們肯定第一個出來反駁。2003年5-7月,淘寶網不但沒有太多商品,而且很可能沒有什么GMV(雖然現在已經無法考證正確的GMV了)。
為什么?因為淘寶網的崛起有賴于支付寶,支付寶很早解決了中國在線購物的信用問題,而支付寶的第一筆交易是2003年10月發生的。由此可見,在2003年10月以前,由于缺乏買家/賣家一致信任的支付工具,淘寶網的成交額不會太大,買家數量也不會太多。
咱們就捫心自問一下吧——就算現在是疫情高峰期,你會在一個剛剛成立沒幾天、沒有在線支付工具的網站上,“想買什么買什么”嗎?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穿越到2002年,提前游說馬云發明支付寶,提前要求淘寶網注冊成立并上線,應該能混一個阿里第十九羅漢。(問題在于,你都穿越回去了,應該會選擇自己做淘寶網和支付寶,而不是加入別人的公司。)
(穿越回去告訴馬老師提前讓淘寶、支付寶上線?)
話說回來,2003年的非典疫情對中國的零售電商還是有一點促進作用的——劉強東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在非典疫情當中,中關村電腦賣場集體關門,他開始嚴厲考慮做電商,很終走上了全面線上化的道路。所以,說2003年非典“啟發了”京東的誕生,并不為過。但是,“啟發”是一種很弱的關系:蘋果落地,啟發了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你總不能說沒有那個蘋果就沒有引力吧?
至于淘寶,可以肯定的說:馬云也好,阿里的其他創始人也好,阿里的現任治理層也好,從來沒有在任何場合說過“2003年非典成就了淘寶”,也沒有說過“2003年非典啟發了淘寶的上線”。淘寶的成立、壯大、成為阿里核心業務,與2003年非典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那么,為什么各路投資人和媒體從“非典成就了京東”一直吹到“非典成就了淘寶”呢?我猜測,可能是如下邏輯鏈條導致的:

(而且大家也忘了當年還有個易趣網了)
當然,論據、論證本身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是對方想拿這個證實什么。毫無疑問,部分投資人和自媒體的論點是——2003年非典成就了電商行業,所以2020年的疫情也會成就一個或幾個什么行業。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無論他們去尋找什么論據,都不可能證實這個論點。因為,沒有任何新興產業是由自然災難驅動的,也沒有任何經濟繁榮是由自然災難導致的。
真正導致產業崛起、經濟繁榮的,是人們針對自然災難所進行的反思、檢討、改良,以及在此基礎之上的解放思想、大步前進。自然災難本身只會害人。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