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條新聞引起了我的愛好。讓我有了重回易趣的沖動,究竟,我平生第一筆網上交易就是在易趣成交的,沒有易趣,就沒有后來的易購買
這是那條吸引了我的新聞題頭:
俗語道“好馬不吃回頭草”,然而數年來因“收費”而在中國被“免費”的淘寶一舉打敗、市場份額一度是其1/10的易趣開始“亡羊補牢”。日前,作為國內第二大C2C電子商務網站的易趣始實行開店終身免費制度,并不再收取商品登錄費、店鋪使用費等傳統項目費用。在淘寶網將重心向收費和B2C業務轉型之際,易趣祭出淘寶網昔日犀利的“免費”武器,瞄準對手軟肋發出全面“大反攻”信號。……
可是當我興匆匆登陸易趣,碰到了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對易趣由來以久的失望再度泛起。引起了我對易趣的思考:易趣,你為什么打不過淘寶?這不是個命題,也不是斷語,至少從目前來說,易趣還沒有找到打敗淘寶之道。

事由:
先說一件tom.com收購易趣之后發生的一件小事,當時王先先入主易趣,6月改版后的易趣上線了。脫離ebay全球,我99年在易趣注冊的ID,后來ebay收購易趣,他們要全球聯網,結果就自動隨便在我的ID之后加了個_cn1,我汗!……這次他們脫離ebay我想是不是可以拿回這個不帶cn的ID呢?我試著去注冊了,bingo!果然可以!問題是我以前的ID有易趣很早的鉆石級賣家的七百多個好評(實際只計算了500多個信譽度,因為當年的易趣是一個客戶的好評只算一個,不重復計算的,不管這個客戶買了多少件商品,這個淘寶改革了,更符合中國人的習慣,而且對賣家來說,炒作信譽變得更簡單了,有時候一個客戶可以給賣家貢獻十幾個好評,哈,題外話了這是...)我想能不能轉過來呢?
前不久易趣還出臺了一個政策,公布承認淘寶賣家的信用度,按道理,在易趣站內轉換一個ID,把信用度轉到新ID下更應該沒有問題吧,答案絕對出人意料!
易趣的客戶服務水平,比起邵亦波時代,應該說是好了很多,很起碼,增加了實時答疑免費電話回撥、智能化客戶服務等功能,并將在5月開始實行7×24小時客服,進一步解決買家和賣家的糾紛。并效仿淘寶網,上線了站內即時通信工具“易趣通”等。……這一切,按照中國人的說法,都是術,戰術,這些戰術都沒有錯的,不僅不錯,還相當體貼小賣家,可惜的是,再好的戰術,假如沒有正確的戰略思想做指導,假如就算有正確的策略思想,而沒有合適的人去執行的話,也就等于自廢武功了。
這是很要命的錯誤,王先先同志沒有把易趣的運營總部遷到或是香港,而是留在了上海,并且延用了易趣的上海班人馬。當然,你可以說,王的團隊中,高管人員很多都不是上海本地幫啊,留在上海有什么錯?上海是當今中國的經濟龍頭,不在上海,難道去毛澤東的家鄉韶山沖?
我說兄弟,你錯了!為什么?其實很簡單,基于兩條(其實歸根到底是一條啦):
我說人是企業很重要的資源,尤其是對服務型的公司而言,雖然易趣的高管人員定下了不錯的戰略戰術,但才剛說了,再好的戰略戰術,也需要落實到執行層面,很不幸,易趣的執行層面,也就是中層和一級員工,尤其是一線員工,大部分是阿拉上海人,或者是阿拉上海人的親戚、被同化了的外鄉人;為什么阿里巴巴在上海呆不下去?為什么zappos的總部不在紐約而是在沙漠中的拉斯維加斯?為什么俞正聲一到上海就不停質問題,上海為什么產生不了馬云?答案就在于,上海,當了大哥很多年!別說現在,追溯到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場,可是全中國很時髦、很先進、很有錢、很海派、很洋派的地方,或者是從那時候起,阿拉上海人就看不起全中國的其他地方的人,認為除了上海人和旁邊的蘇州人,其他地方都是鄉下啦,人都是些土包子小赤佬鄉下仔……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上海人,目空一切,服務別人?別人服務我還差不多!這是我說的第一條原因:服務意識之敗;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龍頭沒錯,不過,做C2C,卻未必需要在上海這樣的寸土寸金的地方,而且,上海人是全中國很好的員工:守時、穿著職業、妝扮入時,朝九晚五,不會窩里反做公司臥底轉個身就自己創業去了,這些事,上海人不會干,要說職業素養,全中國上海人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請上海人,除了工資高一點,下班后第一時間辦公室會空掉之外,老板可以放心,好象沒有什么不好,假如一個上了軌道、平穩運行、象中國移動那樣的公司,總部放在上海,那是很不錯滴,可是,易趣面臨的,卻是戰爭環境,打仗,和離上海只有一個小時車程的淘寶。淘寶的員工,工作熱情是數一數二滴,每個人都把淘寶當成自己事業一樣干,拼命,加班,以辦公室為家,困了在地上打個地鋪睡一覺,這是一群戰士!和這樣的人開戰,要想打贏,你的人一定要比他們更拼命、更象戰士、更有戰斗力才行!易趣有這樣的戰斗力嗎?答案是:沒有。這是我說的第二條原因:創業意識之敗。
我說其實歸根到底只有一條,就是易趣的這兩個敗因,都落腳于其員工隊伍的基本構成:一線員工。
當然,易趣之敗,原因有很多,不過恐怕很根本的原因,還是一個因素:人,從高層到一線,都脫不了干系。
說回之前那事。我聯系易趣的客服人員,響應速度不錯,馬上就有人應了,可是接下來的事讓我很郁悶。客服MM問我,你以前的ID注冊郵箱是什么?姓名(實名認證過的)?我一一回答了,然后她跟我說,我的帳號是以前的平臺的,他們不能幫我把以前的信用度轉到我的新ID下,我要用新ID只有一個辦法,用新ID重新開店累積信用度,也可以繼續使用舊ID...從頭開始,我簡單嗎?01年那時候,網上購物還不普遍,積累的那七百多年信用,相比現在的,以一當十都毫不為過!我問她,既然不能做,你為什么問我要那么多我的個人資料?她說,我只是想核對一下你的身份!暴汗,既然不能做,核對我的身份干什么?我問你的是能不能,你答的卻是你誰呀?真是九唔搭八。
回想起以前在易趣的日子,其實那時候做到鉆石級的賣家不多,我兩只手數得過來,后來,我們都慢慢離開了易趣,去了哪里?我是自己創立了易購買,其他人,也有自創網站的,不過更多的,應該是去淘寶開店了吧,現在淘寶上N多皇冠級賣家,大家聊聊天,恐怕對當年邵亦波門下的易趣服務,應該也頗有微詞吧?
記憶中,那時易趣的客服人員,牛P哄哄的,而且,因為當時易趣上買賣東西的網友,上海本地人比較多,好象他們有一個不成文的假定,第一條:假如發生糾紛,首先認定上海人是對的;第二條:假如上海人不對,請參照第一條。哈哈,對上海人的愛護和保護,看到此文的人不妨找當時在易趣有交易經歷以及有過糾紛經歷的網友,我說的是不是大實話?

所以我有一個假設,假如易趣當年,或者易趣現在,是在、、或是香港,或者說是國內其他某一城市,服務素養較高的地方,易趣和淘寶,誰會是贏家呢?
本文歡迎轉載,不過轉載時請注明出處,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