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天的還是嫩雞,160天的是成年雞,到了200天就是中年雞了,300天的雞那就成精了!”在廣東省清遠市,潤生農場的負責人張洪方苦笑道。在張洪方的農場里,快1歲的老雞有近3000只。
養了25年清遠雞的鄧榮君,似有先見之明。一聽說“封城”,就半價處理了所有存欄的雞。“都慌了!從來沒碰到這種情況。一邊雞賣不出去,一邊飼料拉不進來,再不賣,雞都會餓死山林。”他說。
受疫情影響,聞名的清遠雞銷路受阻。
新冠疫情發生后,活禽交易被全面禁止。據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預計,2020年一季度,因疫情造成的肉雞產業損失將達125億元。
廣東人愛吃雞,養得再多,也不夠老廣自己打牙祭。廣東人均禽類年消費21公斤,穩居全國第一。清遠雞作為雞中翹楚,以前農場外買雞的隊伍望不到頭。而今,疫情攪亂了廣東人的餐桌,也讓清遠雞低下了高傲的頭。
張洪方和鄧榮君的養殖量大約都在10萬只內,在清遠屬于“散戶”。散戶還可以騎著摩托載著雞,蹲在省道旁叫賣。而沒那么靈活的“大戶”,懵了。
雞快老了,雞農急得作起打油詩。
雞農急,找市長;市長急,找院士;院士找到了阿里巴巴,聯手解救清遠雞。
出面牽線的趙春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2021年受聘為清遠市政府顧問,幫助當地解決清遠雞產業標準化和供給鏈等難題。
幫清遠雞牽線的趙春江院士,經常深入田間地頭。
疫情發生不久,趙春江等30位農業領域的院士與產業專家攜手阿里巴巴開展“愛心助農計劃”,將包括清遠雞在內的700多條滯銷農產品信息,與阿里巴巴進行產銷對接。
阿里旗下的電商平臺聚劃算,通過百億補貼和愛心助農兩大通道,幫扶清遠雞農。而本周末,淘寶直播將接力上場,進一步拉動銷售。
“以往商超、酒樓客戶占八成,個人消費者只占兩成;現在和阿里合作,個人消費者占到了八成。”清遠清農電商有限公司禽業部總經理張志煥驚喜地發現,把雞送上聚劃算后,首次“觸電”效果不錯,客戶復購率達六成。
廣東天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去年賣出3000萬只清遠雞,號稱市面上每10只清遠雞就有一只產自天農。該公司以前大多以活禽交易為主,今年受疫情影響,只能屠宰后運走,目前天天的屠宰量是以往的3倍,線上大部分通過天貓、盒馬銷售。
截至3月11日,在全國率先啟動的淘寶愛心助農計劃,已為湖北等20多個省份緊急搭建農產品數字供給鏈,售出10.5萬噸滯銷農產品,占全國線上線下應急銷售規模的八分之一。

阿里巴巴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阿里巴巴實施“畝產一千美金計劃”,開展數字農業新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阿里云農業大腦、螞蟻金服普惠金融、鄉村聰明物流、村播帶貨等數字操作方案,如今,這些方案正有效破解當下的疫情困局,助推各地農村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