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業很近的日子可能不太舒心,根據集團對今年盈利情況的估計,今年前三個月的虧損達到了11-12億元。
“燒錢大戶”淘票票
2021年阿里巴巴花了60.22億元完成了對阿里影業的收購。2021年,阿里影業從阿里巴巴集團收購了淘寶電影,更名為淘票票。收購后還獲得了17億元的A輪融資,當時的估值達到了137億元。

但是和大部分的軟件一樣,淘票票也是個燒錢大戶。阿里影業花了很大一筆錢對淘票票進行了宣傳推廣,還斥重金補貼用戶來留住流量。2021年在宣傳上就花了12.9億元,但是當年的虧損超過6億元。
淘票票和貓眼的血戰
阿里影業之所以愿意下血本投資淘票票,主要就是要對抗貓眼影業。當時貓眼影也已經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淘票票想要分一杯羹只能“燒出”一條路。
還好當時淘票票也殺出了一條路,搶占了貓眼影業的部分市場,但是沒過多久貓眼影業和微影時代合并,淘票票又陷入被動的局面。
從2021年的市場占有率來看,貓眼電影的占有率達到了60%,而淘票票的占有率在30-35%左右。去年7月。貓眼又聯合騰訊成立了騰貓聯盟,這也就意味著騰訊旗下的社交和娛樂平臺,都能夠成為貓眼電影宣發的路。
阿里影業現在面臨的還不止這些,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影視行業就顯得不景氣。今年受到疫情的沖擊更是嚴重。但是阿里影業卻表示自己的現金充裕,片單也夠多。
頻出爆款也虧錢?
僅看2021年的里面,《流浪地球》、《少年的你》、《我和我的祖國》都有阿里的投資。這么多大片的火爆也不能改變阿里影業去年虧損4個億的步伐,人們一直以來都覺得只要投資的影片票房越高,投資公司就越賺錢,但事實卻并不是這樣。
阿里影業去年投資的電影總票房超過200億元,但是既然投資電影就要負擔電影制作的成本,阿里的收入除去成本和費用還倒貼了近7000萬元;除了給片方的制作成本,互聯網營銷的成本也要投資方負擔。
之前很流行“票補”,就相當于制片方拿出一部分錢來促銷拉動票房,有的制片方甚至要花上億元進行“票補”。但是2021年。網傳文化部下令緊了票補。、
這對阿里影業等企業來說既興奮也難過,興奮地是可以省下一些促銷費用率了,但是同時也意味著將流失一部分的觀眾。
阿里影業靠什么賺錢?
阿里影業去年的互聯網宣發業務賺了11.8億元,占了總營收的80%。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收入來自于營銷,票房上的收入占比僅有15%。另一個營收增長的風口就是電商業務板塊。
前年,阿里影業開發了一個新的IP交易平臺--阿里魚,主要連接的是版權方和購買方;另外還有一個專為粉絲建立的娛樂寶。這兩個平臺雖然只賺了1億元左右,但是增長速度很讓人驚喜。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8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