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作者在派代網發了一篇文章《淘寶創立14年,為什么現在才是開店的很好時候?》,小神龍很不同意作者的觀點。
實際上,從淘寶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競爭來看,中小商家都是越來越難做的,只是大多人說不清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到底還要不要做淘寶天貓?要怎么做?出淘有什么機會?中小商家應站在更高的維度看淘寶,知道自己所處位置,才能知進退,明得失,審時度勢,物盡其用。

電商的現狀
從大環境來看,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繁榮。整個網購用戶增速也就10%左右,而且從今年物流快遞數據來看,網購增速也確實明顯下滑了。
《中國網上零售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第3季度,中國網上零售B2C市場交易規模為9854.4億元人民幣。
其中,天貓成交總額同比增長47%,占市場份額59.0%。京東成交總額同比增長41%,占市場份額26.9%。
京東已疲態盡顯。根據歷年來的財報,京東GMV增速在2021年為107%,2020年下跌至84%,2021年更下跌至47%。如今41%的增速已逼近40%的紅線,意味著京東假如再不起來,很可能會一蹶不振。
圖片來源:監測報告
唯品會也是差不多,除了拼多多和云集微店這幾個少數的在快速增長,其它獨角獸也都放緩了,所以我們看到大環境在下行,京東和騰訊與唯品會聯盟了。
我們看到,京東賴以起家的家電、辦公、3C數碼等自營業務,從各自行業來說都已到增長瓶頸期。此次41%的增速表明,即便是三季度7、8、9三個月的傳統熱銷旺季,京東的銷售和增長也未見好轉。京東稱發力服飾、快消等領域,試圖吸引女性用戶,又未見起色。
但第一大B2C天貓卻一反常態,第三季度實物GMV逆勢加速增長49%,這是怎么做到的?
電商人都知道,6月份開始騰訊微信大規模的封殺淘寶客,而這部分交易額占到了阿里的10%交易額也就是4000億,所以不太可能從淘寶客來的。
從具體品類看,京東的3C數碼大家電、母嬰和快消品,在市場份額上遙遙領先天貓,但連京東自己的地盤都增速下降,天貓的增長也不可能從從這個品類搶來。
而服飾品類,整個線上的增速很多也就20%,大盤增量很少,難道天貓只靠服飾讓GMV逆勢增長49%?
天貓的增速從何而來?天貓增長,也許只有一個可能,從淘寶交易額里面切換的。而切換的原因,實際跟阿里的新零售有緊密關聯,而且也牽涉到淘寶商家的生死命脈。

阿里做新零售,錢從何而來
新零售是未來的商業趨勢,巨頭們做新零售不僅為奪取先機搶占市場,還有一個核心價值就是可以把用戶和線下交易額統計到財報當中,這樣就可以放大GMV數據從而贏得市場青睞。
為了這些利益,阿里,京東,騰訊在2021年就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大戰。
我們看到,2021年的零售圈發生了很多大亂斗:
微信小程序如約而至,幾經變革;
阿里花了224億港幣拿下了高鑫零售;
騰訊花了近43億元收購了永輝5%股份;
盒馬鮮生大規模開店,“餐飲+超市”被熱捧;
永輝超級物種誕生,和盒馬鮮生正面叫板;
騰訊、京東和唯品會形成了戰略同盟;
“二選一”依然在輪番上演;
京東殺回了C2C,騰訊重新觸碰了電商
……
到了2021年1月份,又繼續展開肉搏,京東孵化SevenFresh生鮮超市落地上海對抗盒馬鮮生。
很多商家并不明白,阿里京東騰訊撕來撕去,到底關我們啥事?
2021年12月27日,集團決定,任命集團副總裁蔣凡出任淘寶總裁,任命集團副總裁靖捷出任天貓總裁。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員工公開信中公布,淘寶、天貓將作為阿里新零售的基座。
大規模的調整人事,也說明了阿里做新零售的決心。而張勇對淘寶天貓做出新的定位,則變成了新零售的基座,新零售的兩條支柱:
第一條是淘寶通過創新生態賦能中小商家和創業者,另一條是天貓則幫助全球品牌打通線上線下貫穿國內海外。
上一篇:現在淘寶還能刷單嗎怎么刷流量
下一篇:阿里巴巴折戟歐洲真的想全球化嗎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