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機前看到阿里組織架構調整。本地生活架構重新設計,加上原來的業務,排兵布陣前端仿佛變出了一個美團一個京東,突出新零售。阿里兇猛。

所有的公司一開始單刀切入,做到了平臺都是“狗攬八泡屎”。一方面戰線都拉得很長,疲憊不堪;一方面每個創始人或者CEO都清楚,戰線無法不拉這么長。要擴地盤,要占更多的用戶,要滿足老用戶更多的需求;要跟對手拼搏,還要革自己的命。不然就固步自封。有關于電商競爭格局去年普遍認同的說法是:阿里干了拼多多,因此美團占了便宜,京東也緩了過來。今年的情勢還沒有太看清楚,一場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節奏,但阿里自己先求了變,組織架構透露了一部分信息。
有各種拿一戰二戰三國演義的對陣圖來比喻現在的阿里和各個列強的地盤之爭。我從來沒有把阿里當成一個大的帝國,相反,從兩年前開始,我用sumofparts來看這個集團的業務。假如重要的parts都能贏,那么這公司基本盤就能贏。除此之外阿里的技術架構靈活,頂層聰明積累足夠。
1.新零售+電商
從新零售業務來看,盒馬雖然有很大的爭議,但是很大的戰功是幫助阿里在一個沒有自營DNA的母體中,培育出了生鮮上游采購的基因。中國還有一個有生鮮采購基因的優秀公司是永輝。永輝的同學們從上到下讓我刮目相看。他們對一個流轉框的成本、區域當地供給商之間冷鏈物流協同、推動原產地農產品的工業化到全球貿易都有一套成熟的體系。但是永輝線上轉型不夠,而且在一堆新公司都撲上來搶生鮮這塊肉的時候,顯得有點蒙圈。生鮮的核心在于源頭采購、供給鏈體系區域協同、成本控制、用戶粘性,盒馬一旦建立了這個生鮮采購的基因,對于整個阿里新零售布局戰略意義重大。店假如暫時虧損太多就關幾個好了,這個阿里家大業大沒有關系。與此同時傳統的電商業務阿里并沒有落后。這么大體量跟得很緊,也還是很靈活,這些從淘寶的直播數據上可見一斑。

所以在新零售+電商的板塊中,事實上拼多多+京東+其他新零售公司并不會多分一杯羹。新用戶獲取的費用都不低,全國人民都一樣。現金儲備阿里更加充裕,蔣凡也思路清楚,不疾不徐。假如拼多多和京東以及阿里電商都還有增長,基本盤簡單來說還是在吃線下到線上轉型的紅利部分(包括原來的微信用戶現在的視頻電商轉換等等)。
至于京東,是原來莫名其妙丟了一條自己的胳膊。不過還好徐雷王振輝老陳命大,把這胳膊替東哥找了回來。除此之外,至于京東到底變了多少,還需要拭目以待。新零售基因京東暫時有沒有不好說,這一塊業務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且對于京東來說也是迫在眉睫。
2.到店、到家
從到店、到家事業群重要性提升來看,阿里就還是這部分業務想要跟美團決一死戰。從很近餓了嗎對于類黑珍珠商家的補貼政策可以看出來,阿里對于商戶的轉化很在意,希望商家在疫情期間更多地導向自己的平臺。但是從側面觀察,這個政策的合理性有待考證。商戶不會因為扣點減少了幾個點而盲目從A導向B,這跟京東服裝用低扣點吸引商家這么多年了也證實不是成功的主要因素一樣,有質量的流量補貼和用戶引導才是雙贏的核心,在這個前提下甚至可以高扣點。網易嚴選就是這路子,當然SKU相對精簡,難度就小了很多。
這一部分今年會不會把美團干趴下呢?首先從中國的市場份額看,美團和餓了嗎現在的市場份額占比相當于原來的阿里電商VS京東商城。假如餓了嗎要反撲,那么從一般邏輯上來說,一定要有一個跟當年東哥一樣的革命者,勇往直前死干到底,不然是干不趴王興的。因為階段性革命美團已經勝利了。這中間會不會出點什么岔子呢?可能性不太大,很多是影響美團的利潤率。長時間這一部分業務的格局,餓了嗎和口碑贏或者輸幾個點的市場份額給美團,更多的也是為了牽制美團在其他方面的精力,這樣美團成為一個帝國的時間就要晚一些。同時這件事本身對于阿里的基本面沒有實質性的影響。兩邊都出現良性增長也不是不可能,究竟中國的市場足夠大。
當然我一直也覺得餓了嗎可能名字也起得不是很好。一個疑問句,萬一回答“不餓”,這一單就沒了。建議改名字。
所以從阿里的各個parts來看,電商還是穩的。餓了嗎和口碑提升了戰略高度,但干死美團是完全不可能的。過去的兩年里美團什么都不慢,有一個部分“美團買菜”假如再快一些就更好了。但此業務模式仍然處于中間狀態,太快了要付的學費可能也很高,每個時期的戰略也有取舍。當然阿里有其他的牌,并沒有出盡。
3.博弈
阿里兇猛在于機構龐大,但組織架構非常靈活。用各個部分來跟別人一整個公司做博弈,能夠想到的各種strategy都很清楚。假如真的哪個核心部分出了問題,還可以重新組織,那么dominantstrategy不一樣,結果可能又要另排。據說亞馬遜是全世界請諾獎得主做戰略策劃很多的公司,我認為目前至少在中國,阿里這方面肯定是做的很好的。
有一種可能性是京東和拼多多聯合,加上永輝,再拉個視頻,一起把阿里的電商干趴下。這個假如當年京東跟永輝整合早一些,也許還有可能。現在也只是想想。究竟對于所有的創始人來說,心里都懷著一個老子天下第一的夢想。合縱連橫,很難。達爾文進化論強調了適者生存,但是世界發展很后還是需要和諧共生。再拼一段估計大家可能都得找找自己的風格,更加獨樹一幟地一起好好活下去。

因為都是公司,大部分數字到處都能找到,此處不再贅述。我腦海中關于各個公司GMV和利潤率的記憶,應該是符合上述推斷的。阿里的牌并沒有出盡,現在的估值也并不算高。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