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泰勒

雙十一剛結束,2021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總成交額(GMV)達到2684億元人民幣,成功刷新了自己創下的商業紀錄。
結果第二天,12日的時候,網上就傳出2684億元這個數據是“造假”的,對此,2021天貓雙11發言人做出回應,稱造謠要負法律責任。
究竟是怎么回事?基金君帶你看看
天貓數據過于完美?網友提出造假質疑
一條發于今年4月份的微博今日被廣為轉發。
截至11月11日24時止,天貓“雙11”總成交金額達2684億元,同比增長25.7%,正當所有人都在贊嘆今年“雙11”盛況的時候,一條今年4月24日“神猜測”的微博忽然刷爆朋友圈。
ID為“尹**”的網友4月份發出的《淘寶2009至2021年歷年雙11銷售額數據造假》報告顯示,阿里在歷年銷售額繪制的點的線形十分漂亮,利用二次多項式和三次多項式對淘寶十年雙11銷售額數據進行擬合后,今年的銷售額為2689億元,僅比實際數據多5億元。
其報告指出“從天貓雙十一的全天銷售額來看,實際生產數據幾乎完美地分布在三次回歸曲線上,擬合度均超過99.94%...每一年數據都這么高度擬合,數據過于完美,屬于小概率事件?!币虼耍撚^點斷定:阿里對銷售額數據進行了人工修飾,存在造假事實。
該觀點由此判定,歷年雙十一的銷售數據存在造假,并且從一開始就在造假,甚至直呼“馬云是個大騙子”。

作者在微博中質疑,“假如繼續如此造假,可猜測2021年淘寶雙11當天銷售額為2675.37億或者2689.00億?!贝瞬聹y數據與天貓昨天公布的總成交額2684億元十分接近。
作者還在文中給出了接下來幾年的猜測:
利用二次多項式猜測未來三年造假結果:
利用三次多項式猜測未來三年造假結果:
不過,基金君發現,目前,上述微博已被刪除。而刪除的原因是用戶投訴過多。
天貓回應雙11數據造假傳聞
針對“網友質疑天貓雙11數據造假”一事,天貓雙11發言人回應稱,“按照網友的邏輯,符合統計趨勢的就是假的。那么,世界經濟總量也是能被猜測的,經濟發展也是假的嗎?自己YY下滿足自嗨就算了,由此得出天貓雙11數據造假,就是造謠了哦,要負法律責任的!”
為何網友能精準猜測到天貓的數據?
自媒體@闌夕在微博對上述情況表示不認同,他表示天貓雙11數據并沒有造假,而是正確地控制了交易額,從而形成了理想的曲線。
以下是文字版:
就像港口的吞吐量之于工業時代可以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的晴雨表來看待,「雙十一」的繁榮也許可以打破些許關乎時下經濟疲軟以致無人消費的焦慮。
每年都有指控阿里在「雙十一」的數字上面造假的猜疑出現,但是其實這是缺乏運作企業經驗的表現,因為像是阿里這種構造精密的龐大機器,控制銷售數字本來就是它的經營義務之一。
去年我就說過,張勇需要考慮的是怎么限制「雙十一」的GMV不要沖得太快,以免把自己以后的飯碗給砸了。
或者說,任何一家公司都會規劃自己的財務增長節奏,年初制定的銷售目標都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基于一套繁雜公式和資本考量綜合計算出來的數字,既能滿足體量上漲的預期,又為未來保留了足夠的想象空間,是的,很多時候是能一次性把后面十年的錢全都掙了,但是「可以,沒必要」。
每年的「雙十一」,阿里是設有買量/放量的操作團隊的,如同「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兌水」的道理,把全站的交易額正確控制在一個自己想要的曲線上面,這是很簡單的ROI算法,假如內部設了25%的同比增長,但是過了中期發現沖勁不夠,那就按照比值加買流量,直到把缺口補足。
甚至包括天貓上的每一戶商家,都是可以把自己當天的銷售額控制在計劃上面的,我記得有一年小米在「雙十一」的很后一個小時銷售額可能要被友商超過,馬上臨時放了一批滿減券出來,然后成功保住了第一,這也不是什么秘密。
認證消息為“原阿里集團安全研究實驗室總監”的微博用戶“安全_云舒”,對此表示稱,這是缺乏基本的技術分析能力。阿里控住交易額很簡單,通過數據分析找出很活躍的商品,然后通過增加或者減少這些商品投送,就能達到一個類似的預設目標,保持每年增長率,根本沒必要偽造數據或者刷單。
知乎網也在討論這個問題,用戶劉新征分析稱,雙十一這個指標,假如想達到某個預期值,并不是什么難事兒,平臺有很多工具可以完成,首先是各部門各業務的指標預估,根據預估值,制定整體補貼策略,假如有意外,晚上十點發現可能達不到,再發一波福利,發多少紅包剛好能達到指標,都是可以擬算出來的。這個完美擬合剛好是說明了阿里巴巴極其強大的運營能力,說明紅包幾乎發得剛剛好,成本控制牛逼,怎么可能是造假……
“
Chinafundnews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