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IT桔子沙龍116期《科技賦能新零售》在北京舉辦,本場活動由IT桔子主辦,華為云聯合主辦。會上,IT桔子分析師武玥針對阿里、騰訊在新零售領域的投資布局作主題演講,以下是經IT桔子整理的演講全文。
2021年盒馬鮮生、超級物種、每日優鮮已不再罕見,也成功深入我們的生活。「新零售」概念在經歷了接近3年時間的沉淀中,由概念逐漸落地。
在我們聊一聊阿里、騰訊在新零售的投資布局時,我們可能要先回顧一下到底什么叫「新零售」,它和傳統零售相比的特點是什么?
新零售概念在2021年由馬云提出,2021年10月的阿里云棲大會上,馬云在演講中表示「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阿里認為新零售是:「基于互聯網思維和科技,通過整合線上、線下和物流,全面改革和升級現有社會零售,使商品生產、流通和服務過程更加高效。」定義的核心在于「改革、升級」以及「高效」。
隨后,商務部、電商、科技巨頭、零售巨頭也分別對「新零售」做了定義。其中典型的是:
商務部的定義新零售營銷,核心在于「消費者」、「降本增效」和「更新」;小米的定義更偏重于「效率」;蘇寧的認為「猜測」、「生產」、「服務」更為 關鍵;京東則更偏重于「升級」。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新零售的核心特點在于:對傳統零售的升級,無論是流通端、銷售端甚至消費者都在經歷一次升級。這種升級是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作為背景支撐的升級。這種升級是在技術發展的背景下。
我國零售革命歷史
歷史上伴隨技術的發展,也出現多次零售革命。根據學術界的分類,世界零售史上共發生了6次零售革命。在我國,有學者將其規劃為四次零售革命。
第一次:百貨商店的革命
西方百貨商店革命始于1852年,活躍期持續至20世紀40年代。1900年俄國資本家在哈爾濱開設的秋林公司,被視為中國境內的第一家百貨商店。后續香港、上海、天津、重慶、、等城市也出現了百貨商店。百貨商店的出現對傳統的周邊小店產生了較大的沖擊,被稱之為「百貨商店的革命」。
第二次:多種業態的革命
中國建國至改革開放前,游離在零售改革之外。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90年代成為中國零售業變革和革命的時代,大約五年的時間里,西方六次零售革命幾乎同時在中國爆發了,包括「一價商店」、「郵購商店」、「連鎖商店」、「超級市場」、「折扣商品」。
第三次:網上商店的革命
西方網上商店革命開始于1994年,中國的網上商店革命基本與西方世界同步,1999年王峻濤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在線B2C網站「8848」。同年,阿里巴巴成立,2003年淘寶網上線。
第四次:全渠道商店的革命
一般認為,全渠道零售是電子商務及網上商店發展的必然結果。
法國治理軟件公司Cegid(施易得)產品零售主任ThierryBurdin認為這種全渠道指代網店的重要性超過實體店的跨渠道狀態。
第五次:新零售?
新零售概念在2021年被提出,目前圍繞新零售已經出現諸多嘗試,諸如:無人零售、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這些新物種的出現其實可以看做是在零售環節的優化、演化而來。
那我們為什么要回顧零售行業的歷史呢?因為歷史的發展是有相似性的。
零售革命的本質,是零售企業為了適應環境變化、生存和發展而使零售業態發生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很終目標是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實現自己的使命和目標。
目前巨頭們提出的「新零售」其實也可以看做是一次「革命」。這種背景下,阿里,京東,騰訊等企業紛紛做出了變化。這種革命是由大企業帶動的新零售營銷,自上而下的。

新零售還是遵循著「生產—供給—銷售—支付—消費」的傳統零售內在邏輯。這些環節效率的提升都有可能帶來一次新的革命。
阿里的新零售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8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