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文婷
(本文首發于2021年7月18日,接招ID:itakethat)
蔣凡的幾個朋友看到王興發的朋友圈,心里一緊。
這位美團CEO的原話是,“接下來幾年,看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天貓的蔣凡這兩個非常聰明的人如何較量,應該會很出色。蔣凡要是能贏這一仗,那就是當之無愧的阿里CEO接班人,假如他有愛好干這活的話。”
一位與蔣凡相熟的投資人為他擔憂,“這就是把蔣凡放在火上烤。成的話怎么都好說,不成,你就是個階段性人物。”考慮到自己與王興也有幾分交情,他沒再往下說。
那兩天,共同熟悉蔣凡的朋友私下聊天,互相提醒,不要跟他談此事,以免給他造成額外的心理負擔。碰到好吃的館子,發給蔣凡,邀請他下次來北京時,一起喝一杯。
但他們也知道,作為阿里權力中心很年輕的高管,歷經Google、友盟、阿里這三環的進階,蔣凡的內心應該已經很強大了。
蔣凡是淘寶總裁、天貓總裁,是阿里核心業務的大管家。這意味著,阿里與拼多多、京東交火的時候,蔣凡是發號施令的一線總指揮,成敗責任在他。
他還是阿里集團的合伙人,屬于阿里很高決策的制定者行列。成為阿里合伙人條件非常苛刻,需要加入公司5年,75%的投票通過率。蔣凡成為合伙人時,33歲,在阿里剛好5年。
在《財經》披露的阿里經濟體發展執行委員會里,還能找到蔣凡的身影。這個組織由張勇親自牽頭,將統一阿里所有經濟體的戰略。成員共計13人,被稱作是“阿里很有權力的13個人”。
那些了解蔣凡往事的人,沒預想到他能取得如此成就,只說是“厚積薄發”。那些不了解蔣凡過去的人,說他是“一鳴驚人”。
那個人不是蔣凡
是李開復發現了蔣凡。2006年,蔣凡進入Google中國,李開復拍的板。三年后,創新工場成立,他說服蔣凡加入,共同孵化創建友盟。那一年,蔣凡24歲。

創新工場早期很推崇的5個項目,除智明星通外,豌豆莢、友盟、點心和魔圖精靈都是李開復和汪華的點子,然后找到很合適的CEO實現。這是中國很早的一批移動互聯網公司。
與其他幾位CEO比起來,蔣凡當時的狀態有種沒在線的感覺。
創新工場很早的辦公室是Google退租的,布局陳設也是原來的,他們還延續了Google的TGIF模式。
每周五飯后一小時,各個項目CEO分享下這一周在做什么,產品有什么進步之類的,是一種開放式的溝通。李開復寫的書被摞在一起就是講臺,眾人圍在旁邊。
王俊煜是很有Google范兒的演講者,豌豆莢也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創新工場很受追捧的明星公司。他的話語權和優越感更強些。李開復、汪華以及其他CEO都會拿起話筒,即興講些什么。
但是這樣的場合,蔣凡幾乎沒說過什么話。一位創新工場的投資人回憶,他每場都在,沒有對蔣凡留下尤其深刻的印象。那時候,大家就知道蔣凡性格內斂,不愛出風頭。友盟的對外合作事項,他都讓合伙人參加。
創新工場投資負責人汪華每周會跟幾個項目的CEO聊項目。這些人都二十歲出頭,第一次創業,硬被推到那個位置,要快速學會怎么當一個合格CEO。他們聊起產品技術基本都是眼里放光,交流不停的狀態。即便是這樣的私下場合,蔣凡也不怎么說話。
但早年一位與他共事過的人說,蔣凡經常在聽別人說什么,觀察別人在做什么,很后用結果證實自己。
一位友盟舊部回憶,蔣凡對產品要求苛刻,一定要出結果。假如碰到他不滿足的事情,訓起人來也很兇。一位友盟的元老,現在見到蔣凡,心里還有些緊張。
2021年,創新工場成立一周年,手里只有豌豆莢等5張牌,索性把這5個CEO推到前臺接受采訪。蔣凡告訴媒體,從工程師轉變為創業者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經常跟人交流。
那時候,他不是舞臺中心的superstar,也不是富有感染力的領袖型人物。工場一周年內部活動,創業者代表上臺發言,沒有蔣凡。

友盟其實做得并不差,技術底層扎實,與部分手機廠商有嵌入式合作。作為一個移動APP的數據分析公司,友盟發展勢頭不算大開大合,卻也在2021年拿到經緯的投資。
接下來的走向有點出人意料。只拿了創新工場和經緯兩輪融資的蔣凡,在2021年決定把公司以8000萬美金賣給阿里。

據說,在消息公布之前,蔣凡和馬云見過面,并且聊得不錯。投資人是在事后得知這個消息的。
一種說法是,投資人覺得這場并購來得早了點,價格低了點。但對蔣凡個人,是種勝利,進入阿里有機會更上一層臺階。
當時友盟增速不錯,但蔣凡對國內整個開發者人群的數量做了個評估,覺得商業空間不大,因此決定賣掉公司。相較之下,王俊煜對產品體驗和設計打磨更專心,卻錯過很佳時機,很后同樣賣給阿里。
據說,豌豆莢很后期權兌現情況遠不及當年的友盟。一位阿里內部人士說,“從這點講,友盟的老人都挺幸運,應該感激蔣凡。”
上一篇:淘寶店鋪獲取免費的流量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