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百度、今日頭條,這些名字想必小伙伴們都不生疏。
我們天天或多或少會在各種新聞、論壇、平臺上看到它們。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使用它們的產品,如騰訊的微信、阿里的淘寶、百度的百度搜索等。
可以說,這些名字占據了我們年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聊玩無一遺漏。
但你們是否好奇過,這些天天都能看到的名字,它們到底有什么來歷?背后藏著什么故事?
所以呢,小編打算出一個系列,名為《科技互聯網公司的名字由來》。
給大家分享一下大公司名字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說說一些奇聞趣事。
在這些名字里,有布滿詩意與寓意的;有靈感迸發隨手取的;有用女朋友名字的;甚至還有僅因為喝了一口粥而感動,決定用那口粥作為名字。
第一期,我們從互聯網三巨頭BAT以及后來追上的第四巨頭字節跳動(今日頭條)開始。(B=百度,A=阿里巴巴,T=騰訊)
前排提示:以下內容來源于民間傳聞或創始人在公開場合的自述,不代表官方權威、不保證真實性,當看個八卦就好。
阿里巴巴
小伙伴們應該看過《阿里巴巴和四十個大盜》的故事吧?
小編至今仍記得,那句打開寶藏大門的口令“芝麻開門”。
只要喊出這四個字,便會擁有無盡的財富,可羨慕死小時候的小編了。
而阿里巴巴集團的名字,正來自于故事主人公“阿里巴巴”。
馬云用它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阿里巴巴”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很初馬云創立阿里巴巴公司的時候,定位是國際企業,要做面向全球的生意。
而一個好名字,能讓用戶、客戶留下深刻印象,幫公司省下巨額的廣告費,有助于業務的發展。
因此名字必須國際化,在全球暢通無阻不會因語言而造成理解困難,同時足夠響亮、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阿里巴巴,恰恰是這么一個兼顧所有優點的天選之名。
關于馬云幫公司取名阿里巴巴,網上還流傳這么一段趣事:
籌備創立公司之際,為了起一個完美的名字,馬云思考了許久。
有一天線貓SEO軟件在舊金山餐廳吃飯時,他突發奇想、靈感驟來,對旁邊的服務員問他是否知道阿里巴巴這個名字。服務員回答:sure,Alibaba,OpenSesame!(當然,阿里巴巴,芝麻開門)
馬云又回去找爸媽朋友詢問一番,發現阿里巴巴的故事被全世界所熟知,不論國籍地區。
于是立馬將“阿里巴巴”確定為公司名字,并拿出1W美元從加拿大人手里買回阿里巴巴的域名。

至于阿里巴巴名字的寓意嘛,在第三屆阿里巴巴校友會上,馬云有所解釋。
他說:阿里巴巴,就是芝麻開門嘛,我們第一天就說過,要為全世界所有的小企業openSesame,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可能光看這句話,小伙伴不太理解馬云說什么,小編給你們解釋解釋: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故事里有一個藏著財富的洞穴,開啟洞穴的口令是“芝麻開門”。
所以馬云的意思是:那個布滿財富的洞穴正是阿里巴巴公司,跟我們合作的企業,同等于在喊芝麻開門,打開財富的大門,發家致富買樓養番狗指日可待。
巧合的是,無論是阿里巴巴集團,還是故事中的主角阿里巴巴。
它們的很終結局,都是成功獲得寶藏與財富,過上大魚大肉的日子。
騰訊
相比阿里巴巴的靈感迸發,騰訊的名字可謂經過馬化騰的深思熟慮,層層篩選,很終被命運所安排的結果。
時間回到1998年10月,騰訊公司創立的那一個月。
馬化騰邀請來張志東(騰訊CTO,五大創始人之一),一起思考即將成立的公司名字。
兩人在辦公室里商討良久,考慮到自己是要做的是計算機服務,必然得跟科技、互聯網有聯系。(90年代還沒有互聯網公司的概念,谷歌、微軟都稱自己是科技公司)
那會美國朗訊科技公司恰好是科技圈赫赫有名的大佬,外加前東家潤迅對馬化騰的影響不小。(馬化騰畢業后在潤迅公司打工5年)
遂決定用“訊”作為 關鍵字,兩人發散思維、稍加思考,造出一堆訊字的組合:網訊、捷迅、飛訊……
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這些名字是怎么來的?背后的故事太出色
雖然組合很多,很后馬化騰選擇了“騰訊”,一方面騰有騰達、騰飛的意思,另一方面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別有一番成就感。
當然,歸根到底是冥冥之中命運的安排:當時注冊商標提交了很多名字,只有騰訊沒被注冊,是優選通過審核的名字。
小馬:既然沒得選,我用還不行嘛……
至于英文命名Tencent,同樣來自朗訊公司(lucent),用騰字的拼音加上英文單詞cent,英文翻譯為:十(ten)分(cent)。
百度
與上面兩位比較,百度的名字則布滿了東方韻味與詩意。
假如說阿里巴巴、騰訊走的實用路線,那么百度就是唯美文藝派。
百度二字,取自聞名宋朝詩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里一句極為煽情的詞:
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念起來是不是有一絲絲浪漫與感動,要知道當年無數小學生把它打在QQ簽名上,標榜自己也是個懂羅曼蒂克的美男子。
對小編而言,印象更深刻的是辛棄疾的《水調歌頭》,當年不背完老師不讓下課。
很后老師被我拖到晚上9點,愣是熬不住,以罰抄30遍的懲罰結束,至今難忘懷。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對于古詩詞的熱愛,遠遠不止于取名字。
就連百度總部會議室的名字都叫“青玉案”,引用自辛棄疾的詞牌名《青玉案·元夕》。
他在解釋百度名字來由時就表示過:
我從小就喜歡唐詩宋詞,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度非常強。
當時的想法是,網站的名字要有中文的含義,要讓中國人能明白。還要有簡單的拼音,能表現搜索的含義,但不能很直接地就叫搜什么,要有文化的底蘊。
想來想去,忽然就冒出辛棄疾的這句詞,當即就拍板了。因為“百度”兩字把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全都涵蓋了
可見李彥宏曾經也是個沉迷古典,偶然吟詩一首的的文藝中年。
小編順便給你們解釋一下百度的寓意,原句“眾里尋他千百度”的意思是:
想盡辦法的去追求美好的事物而不得,轉過頭來發現,美好的事物就在身邊,只是目光看得太遠而忽視了眼下。
因此百度的寓意你們可以理解為:美好的事物,就在眼前,象征著百度搜索能快速找到美好的信息,呈現在你的眼前。
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這些名字是怎么來的?背后的故事太出色
字節跳動(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App的母公司名字叫“字節跳動”,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叫它今日頭條公司。
后來張一鳴在18年的時候正式對外宣稱為“字節跳動”,希望大家不要再喊錯名字了。
后來網上出現許多今日頭條改名的新聞和文章,其實并不是。
人家2021年3月創立的時候便叫“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從未變過。
為什么創始人張一鳴會把公司命名為字節跳動呢?
這個名字和騰訊一樣,由創始團隊頭腦風暴而來。
首先張一鳴他們非常贊賞喬布斯“站在科技和藝術的十字路口”的說法。
經過投票篩選后,得出了英文名ByteDance,理由很簡單,大家感覺byte(計算機存儲單位)代表科技,dance(跳舞)代表藝術,完美貼合喬布斯的科技與藝術融合的主張。
至于先起英文名的原因,則因為張一鳴等創始人和馬云一樣,胃口非常大,我們要做就做跨國公司,面向全世界,自然優先選擇英文名,而不是中文。
另外在中國注冊公司必須使用漢字,張一鳴他們便把英文名翻譯為「字節舞動」、「字節跳動」幾個名字。
很終選擇注冊「字節跳動」作為公司名。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