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商企業也在日益壯大,國內電商行業似乎進入了一個“飽和階段”,以淘寶、京東和拼多多形成一個三足鼎立的局面。
以淘寶為例,馬云的一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已然成為現實,多達800萬的商家涌入淘寶開店,帶著夢想,帶著希望在這里賺錢,期待過上有車有房的美好生活。
如今看來,馬云爸爸真的沒有讓他們失望,淘寶和天貓的營業額達到近5萬億,凈利潤超過1000億,而且每年都高速增長。馬云帶領阿里巴巴成為中國很大的互聯網公司和全球市值前十名的企業。

?
正如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十年前要是做了電商,現在至少也是個百萬富翁了,事實是這些年淘寶就誕生了很多千萬級別的賣家。
近年來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速度很快,不管是帶頭大哥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業績增長都相當不錯,甚至還有不少新的電子商務平臺崛起,淘寶的營業額也是越來越驚人。
可是,劇情似乎永遠都不會像童話劇那樣美好,此時的淘寶賣家又過得怎樣呢?是否還如很初一樣數錢數到手抽筋呢?事實卻并非如此。
此前,有多家媒體報道過淘寶店鋪的盈利狀況,讓人驚異的是,其中95%的店鋪根本賺不到錢,而這種情況在近幾年也是愈發嚴重,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看似紅紅火火的電商行業,如今卻只有少數人獲利呢?
?
首先,是因為競爭異常激烈,淘寶系的800多萬賣家中,每個類別的賣家都很多,隨便搜一樣東西,都有很多的賣家,在這個中間,賣的好的才是很暢銷的,對于消費者來講,買同一樣東西,都是撿銷量很好的賣家下單,也就是大賣家;對于中小賣家而言,無論產品的質量、供給量、交貨速度、流通資源等方面如何,都無法與大賣家競爭。
中小賣家想要脫穎而出,就必須走一些差異化的路線,究竟,淘寶的流量確實足夠大。比如,有的人同款細分類別,競爭就沒那么激烈,也能賺到錢。
其次,成本越來越高,利潤就會更低。就淘寶而言,產品銷售的成本不是產品初期的制作成本,也不是什么人工,渠道等,而是流量。也就是說你在這個平臺上,有流量,你的產品才能呈現在消費者的眼前,才有被購買的可能,就像線下開店一樣,地段好的店鋪,才會有人流量。
假如不做推廣、不引流,自然也就不會有流量,去做這些就得要買廣告,至于是直通車,還是別的什么引流方式,想要的結果都一樣的。
第三,很近幾年的阿里系,似乎并不是尤其看重淘寶。業內人士一定很清楚,阿里巴巴近年來一直在推天貓,不管是引流,還是做推廣活動,天貓出境的頻率顯著提升,甚至很多消費者,只上天貓,而不知道淘寶;不知道是不是阿里巴巴系內部的戰略調整。
也許,一個大的企業要發展,必須在戰略上做出側重點,電子商務不是新興產業,門檻越來越高。現在是品牌、資金等方面都是其考慮的問題,對于想重新進入電子商務行業的草根企業家來說,有必要考慮清楚自己是否有實力和能力在不虧損的情況下實現盈利。顯然,在淘寶電商創業的時代在走遠。
?
而在近幾年,淘寶直播的火熱,也讓一些商家看到新的希望,淘寶也有意扶持這個領域,從發展上看來,這一年成效顯著,商家們想要有所突破,可能只能從這里入手。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7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