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阿里巴巴集團的蔣凡的老婆“花花董花花”在微博上警告網紅張大奕不要再招惹她老公,引發互聯網吃瓜狂潮。
不同的人吃瓜的視角是不一樣的。女性一般是從道德的角度譴責小三。她們關心,自己為馬云的辛勞付出,是不是被蔣凡拿去給張大奕做利益輸送了?財經界人士關心的則是,蔣凡過去被視為阿里巴巴總裁的接班人,現在是不是沒戲了?阿里的市值、張大奕的身家會下跌多少?
蔣凡現任淘寶總裁和天貓總裁,是財經界典型的年少得志、位高權重的人物。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對于企業來說,蔣凡這樣的人物沒那么重要。
蔣凡之前,阿里還有一個所謂的年少得志、位高權重的人物——衛哲。衛哲曾任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后離開阿里。去年6月,衛哲因自嘲“數學不好”,被金融圈的米小姐當眾手撕。衛哲寫的評諸葛亮的文章,也被很多人批評。
蔣凡是否出軌,目前并沒有定論,但僅憑他處理不好家事這一點,就已經形象大跌。無論是衛哲還是蔣凡,人們發現,他們的水平也不過如此。
經濟學上看,所謂企業家,就是用自己的投資冒風險的人。他們要猜測市場、提供服務、壓低成本、塑造企業價值觀。假如他們做得好,消費者就用利潤來獎勵他們;假如他們做得不好,消費者就不再光顧他們的生意,這是對他們的致命懲罰。消費者的確是決定企業家命運的“上帝”。每一天,市場上都有無數的企業家在行動,無數的消費者在選擇。市場的這種“算法”,保證了每一刻的結果都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動態變化。
因此,對于每一家企業,很重要的是創始人走對路、搞對模式。成功的企業家,可以說是為企業找到了“租”,或者更粗淺地說,他們為企業發現了一座金山,喬布斯、馬云等人就是這樣的企業家。
而衛哲、蔣凡則是治理者。治理者的功能是組織施工,把金山里的金子挖出來。企業家和治理者,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人。
組織施工當然也需要能力,但很明顯,難度已經不那么大。企業家要冒的生死考驗,治理者不需要冒。企業家面對的是變幻莫測的消費者,以及無數其他企業家的競爭,而治理者只是面對同僚的競爭。在成功的大企業,每一個治理者都是有很多替代者的。
當金山挖完,或者因為新產品、新模式的崛起而消失,治理者其實是無能為力的。聯想的楊元慶過去幾乎被塑造成企業界很年輕的“神”,但這幾年市場變化,聯想業績不斷下滑,楊元慶無能為力,人們發現他根本就不“神”。

所以衛哲、蔣凡也好,楊元慶也好,他們的光環,都是大企業的高位置帶給他們的。當有一天人們發現他們“不過如此”,那實在是非常正常的事。
甚至,對于企業家本人來說,在他們走對了很初的路、發現金山之后,他們也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去年馬云辭職,對阿里巴巴的影響不是很大。喬布斯辭世了,但是他已經為蘋果公司找到金山,所以也不影響蘋果公司的發展。
美團創始人王興去年4月在朋友圈說:“接下來幾年,看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天貓的蔣凡這兩個非常聰明的人如何較量,應該會很出色。蔣凡要是能贏這一仗,那就是當之無愧的阿里CEO接班人,假如他有愛好干這活的話?!?
王興這段話其實是錯誤的。蔣凡確曾有過成功創業的經歷,但是在阿里,他就僅僅是一個組織施工的。阿里起碼有幾百個人可以替代他。別說蔣凡了,就算蘋果公司的現任CEO庫克,可替代者也是一抓一大把。
但是拼多多還處在塑造模式的進程中,黃崢顯然不是可以隨便替代的。拼多多和阿里之爭,說到底還是黃崢和馬云的模式之爭。對于阿里來說,誰來組織施工,跟拼多多競爭,影響其實沒那么大。
假如從更寬廣的范圍看,第三家、第四家新模式冒出來,對拼多多、阿里形成威脅,也是可能的。就像今日頭條的崛起,對互聯網企業的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幾年前誰能想到呢?
企業中的治理者無法取代企業家,坐在辦公室里的行政官員,當然就更加不應該取代企業家,來指揮這個、指揮那個了。對于消費者來說,一定要支持企業家,讓企業家有一個自由發展的好環境。因為,維護企業家的發展環境,其實就是維護消費者自己的權利。
下一篇:阿里張勇關于工業互聯網的四點體會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7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