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即將迎來有史以來很大的一次改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胡曉明稱,本次支付寶升級,將這個以支付為主的平臺,切換成全面的數字化生活服務平臺。支付寶的slogan也從過去的“支付就用支付寶”變成“生活好,支付寶”。
本地生活服務總裁王磊,在內部信中也是表達出了這次“戰爭”的重要性,喊出了“進攻,進攻,再進攻的口號”,然而這一切的目標就是很近風光無限,但是又爭議不斷的美團。這次的改版,將支付寶一級目錄很上面的欄目改成了“餓了么”、“飛豬”、“口碑”、“淘票票”、“實名中心”。整個界面也跟美團十分相似,通過大數據,對用戶進行智能的個性推薦,不再是現在的“千人一面”,變成了“千人千面”。
阿里巴巴雖然現在發展的非常好,市值也很高,但是仍然有三個痛處一直懸而未決,一是社交之于騰訊,無法突破,二是京東的壯大和拼多多的追趕,三是生活服務領域的美團,越來越大。
假如說社交是阿里巴巴跨領域的主動出擊,屬于攻城之戰,那么電商業務就是守城之戰。社交領域蠶食一點就是一點進步,電商領域有足夠高的護城河,京東和拼多多雖然發展的也很大,但是還是無法動搖淘寶和天貓的份額。
只有本地生活服務的領域,簡直就是被美團吊打,在收購餓了么之前,美團跟餓了么的市場份額還是55開,在餓了么收購了百度外賣之后,甚至還反超了美團一段時間。但是在阿里巴巴收購之后,餓了么的市場份額就開始直線下降。如今美團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64%,餓了么只剩下25%,營收方面,更是碾壓餓了么。
按王磊的說法:“我們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是阿里巴巴卻一直沒有反撲成功,被美團按在地上摩擦了這么久,真是的是一種恥辱。
為什么阿里巴巴這么重視本地生活服務,因為這本地生活服務將是電商很遠的一個邊界,也將是未來電商的終極形態。我們想一下,阿里巴巴主要是連接商家和用戶,而對于用戶來說,產品質量、產品價格和購買便捷度,是很重要的三個核心指標。
天貓和淘寶解決了產品質量和產品價格的問題,但是購買的便捷度,并沒有得到本質的改變。京東在全國建倉,商品儲存分布在全國各個中心倉里面,把產品和人的距離拉的更近,所以京東的速度要比天貓和美團更快。
但是很理想的狀態是什么,就是連接整個城市的商家和倉庫,直接從這個城市為用戶提供到家服務,這個時間將因為外賣縮短到一個小時以內。這不僅增強了用戶體驗,還擴展了傳統電商的邊界,將生鮮、咖啡、餐飲等非標化的產品納入到了自己的范疇。假如未來阿里巴巴失去這個市場,將會失去電商未來很大的一塊市場。這也是美團能夠獲得如此高估值的原因之一,直接抄近道切入到了電商很重要的區域。
我們也看到阿里巴巴為了做到本地化的生活服務,收購了餓了么,復活了口碑,還有線下的大潤發、盒馬等實體。但是花了這么大的精力,卻被美團摘了果子。

外賣平臺的競爭,說到底還是流量的競爭,在流量上有天然缺陷的阿里巴巴,一直無法給餓了么輸血。但是美團接受了騰訊的投資后,通過騰訊的不斷導流,逐漸成了一個巨無霸。流量大了,就敢大規模的招聘騎手,騎手多了,商家和用戶的體驗就更加好了。這個大趨勢一旦形成,將會形成不可逆的轉變。這也是阿里巴巴越來越著急的原因。
在互聯網發展的這十年里,百度逐步掉隊,整個互聯網實際上是分成了兩大陣營,一個是阿里巴巴,還有一個就是騰訊,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繞不過這兩家。在這個競爭的背后,騰訊不斷的在向阿里巴巴核心的業務進行攻擊。電商領域投出了京東和拼多多,雖然還沒成氣候,但是也給阿里巴巴形成了足夠的阻力。本地服務投出了美團,占領了絕對的優勢。這種前后夾擊,對于阿里巴巴來說,簡直是如芒在背。
雖然阿里巴巴辟出了阿里云這塊業務,不過阿里云主要是針對B端用戶,這種服務并沒有規模效應,只要提高技術的可靠性,降低價格,用戶就很簡單跳槽。騰訊云目前的市場份額也是在飛速增長?;隍v訊服務的商家,例如小程序開發,公眾號開發,都會傾向于選擇騰訊云。
在我看來,這次阿里巴巴雖然是將本地生活服務(其實核心就是到家服務)提升到了很高的戰略高度,不過僅僅有激情和口號仍然是不夠的,這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銀的投入。這種投入要能起到同樣的效果,將會高于美團數倍。因為美團有便宜的流量優勢,而阿里巴巴需要更多的資金購買流量。

不過對于創業者來說,這將又是一次機會,支付寶全面改版成為美團模式,換句話說就會出現第三個本地服務的超級平臺,這將是一次流量的盛宴,將會誕生出很多的機會。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