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韓大鵬
編者按:
沒有人會懷疑5G即將帶來的變革。
物聯網、無人駕駛、VR、工業……它所催生出的新興技術,正不斷刷新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想象。
我們愿將這種變革視為托馬斯·庫恩的“范式轉變”:它尚存諸多不成熟,甚至不及上代技術的穩定性,但從長遠來看,它足以促使科學的變革,讓通訊翻開新篇章——即改變世界。
人們不禁懷揣疑問:5G到底有何優勢?它將顛覆哪些行業?資費相較4G有何變化?中國5G在全球又處于何種地位?……
值此之際,新浪科技、新浪5G頻道聯合發起“5G大家談”系列欄目,特邀政、產、學、研、用領域的聞名人士,具體解讀5G的發展及落地,為廣大讀者答疑解惑。
本期嘉賓:
周伯文,京東集團副總裁、人工智能事業部總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國家人工智能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此前任IBM紐約總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院院長,IBMWatson集團首席科學家。
往期嘉賓:
中國移動原王建宙
華為5G總裁楊超斌
榮耀總裁趙明
愛立信中國總裁趙鈞陶
OPPO副總裁劉暢
中國聯通網研院院長張涌
vivo通信研究院總經理秦飛
中興通訊首席戰略官王翔
諾基亞貝爾執行副總裁王瑋
國家特聘專家、亞信科技首席技術官歐陽曄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
360首席安全技術官鄭文彬
5G催生“機器人軍團”優化新課題
人工智能作為下一個行業風口,已存在多年。但受產業規模所限,人工智能的可解釋性、縱深性和行業連通性都有待提高。
什么才是釋放AI效能的 關鍵因素?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人工智能事業部總裁周伯文給出的答案是:5G。
在他看來,5G可能成為釋放AI應用能力的巨大“功放”,AI將在5G時代展現更大的社會和商業價值。而快速只是5G其中一個特點,更值得期待的是5G設備互聯的能力,其將改寫“5G+醫療”、“5G+物流”、“5G+市政”等多個行業。
“5G+AI,對結構性數據和非結構性數據的理解、歸納、推理、總結的能力結合在一起,可以催生出很多我們想象不到的場景”,他列舉了三個5G方面的實際案例:
第一是遠程醫療精準手術。“這種手術的延時低于一毫秒,可以讓醫生通過遠程控制手術刀,見即所得”,這將破解一些醫學難題。
第二是視頻直播領域的突破。“以前通過直播觀看比賽,導播決定了觀眾視角。在5G和AI結合的場景下,完全可以實現千人千面,可以為每個觀眾‘量身定制’視角”。
第三是物流領域的改善。“比如京東物流,在無人倉里面有大量的自動化設備,目前都是單個機器人在進行優化。在5G時代會實現多個機器人的高密度互聯,就可以去研究‘機器人軍團’的優化,這也將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這也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行業壁壘仍較高要正視風險

周伯文猜測,在AI行業,5G將有助于組成聯通的“人工智能體”,進一步增強AI的規模效應。而京東也有很大的應用空間,“目前,京東AI的能力已經開放到集團的全應用場景,可預期的是,AI與5G的結合,不僅能提升京東的用戶體驗和自身運營效率,更有助于促進零售業的智能化發展”。
今年11月,京東將投用國內前期5G智能物流示范園區,“這將對物流行業甚至整個零售行業的成本、效率、體驗,產生深遠的影響”。
不過,5G也會引發一些擔憂。
周伯文坦言,在各個行業期待5G的時候,也必須要正視它所帶來的風險:目前全球5G面臨的很大的挑戰是,相互之間跨界融合仍不充分,相關標準制定欠缺,來自運營商、設備商、工業互聯網企業間的行業壁壘仍然較高,企業間的融合融通、相互促進的產業生態尚未形成。
“5G的開發、建設、落地、運營等方面,還有很多問題要去解決”,他表示,“5G會讓數據的流通更快速、更高效,但同時,AI還面臨著數據的隱私保護問題,也有可能隨著5G的普及進一步被放大,如何在5G時代做好數據的保護隱私工作,也是一個挑戰”。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