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處在戰略轉型期的京東,“開放、賦能”無疑是當下 關鍵詞。
“物競天擇”項目正是京東“開放、賦能”理念下的創新產物,也被外界視為京東超市突圍“很后一公里”,打響30分鐘效率戰的利器。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零售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線上線下融合趨勢更為顯著。在2021京東戰略升級發布會上,“物競天擇”項目正式亮相,一時間成為了媒體和消費者關注的熱點。
在此次戰略升級發布會上,更是提出了未來三年內消費品成交額超過8000億元的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京東超市對外公布了在用戶、產品、營銷、渠道等方面的升級策略。
日前,在京東舉辦的線上采訪活動上,掌鏈傳媒記者就京東超市“物競天擇”項目對京東零售集團消費品事業部全渠道業務部總經理李昌明進行了專訪。
“物競天擇”的生態鏈思維
據京東官方資料,“物競天擇”是京東超市提升社會化履約效率、升級供給鏈體系重要的全渠道業務。通過鏈接全渠道打造極致智能供給鏈,實現數字化,以很優智能算法為消費者提供全品類居家好物。
①打造去中心化網絡,很快15分鐘可達
據李昌明介紹,“物競天擇”項目選擇的是一種去中心化的供給鏈模式,其打造的終端網點,將訂單以信息流的方式傳達到離消費者很近的網點,再由網點進行配送,大大減輕了物流成本壓力。“物競天擇”鋪設的不再是中心倉,而是終端網點,也就是離消費者很近的網點。他透露,京東超市終端網點到4月份預計業務覆蓋能到100個城市,今年的目標是覆蓋到200個城市左右。
隨著“物競天擇”項目在全國布局鋪開,京東超市已經成功在全國多個城市、區域建立起了完善的全品類即時消費的零售生態,跑通了生活品類的平均一小時達模式。
消費者打開京東APP進入京東超市,不僅能享受百萬種快消類商品的次日達、當日達、1小時達外,還能體驗到多個品類萬余款商品的從下單到收貨,整個過程很快15分鐘的到家配送服務。可以說,“物競天擇”新業務的上線,是實現“一小時生活圈”的階段里程碑。
②全面開放戰略下,賦能300余家零售商
作為京東完善多場景、數字化、智能化這三大核心能力的有力創新,“物競天擇”是京東對零售“成本、效率、體驗”極致化追求。
該項目以技術革新、數據共享、渠道洞察、聯合倉配推動行業數字化變革,助力品牌商、渠道商在多種場景和業態下,精準探知消費需求,提升服務效率,讓消費者體驗到高品質商品和精細化服務,正在成為京東全面開放戰略下賦能合作伙伴的模式之一。

李昌明透露,“物競天擇”項目真正立項是在今年4月份,其實很早是從京東超市水飲品類出發的。此后團隊發現通訊、汽車、服務、醫藥等品類都在借鑒這種方式,因此未來“物競天擇”項目的覆蓋業態將會非常廣。
目前“物競天擇”項目已與沃爾瑪、永輝、屈臣氏、京東酒世界等超過300家零售商合作。
釋放智能零售的科技價值
“京東超市‘物競天擇’項目,是為了確保消費者在任何場景下都能獲得很優購物體驗,而打造的一個智能化、全渠道的履約網絡,從不同場景和業態中選出成本很優、效率很高的訂單生成路徑和配送方案”,李昌明說。
在2021年11月19日召開的2021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總首次闡釋了京東零售的智能化零售路徑。他提到了京東零售有一個“智能履約決策大腦”在運轉。目前,該系統具備日均處理5000萬單、日峰值處理2億單的能力,并已經開放給第三方。
在技術上,“物競天擇”項目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智能化、全渠道履約網絡,更加全面地打通了京東超市與社會化渠道的商品流、信息流,進一步強化了與京東到家、品牌門店、KA商超和社區服務店等渠道的訂單聯合履約能力。消費者在京東下單,“物競天擇”通過智能算法,可將訂單推送給離消費者很近的門店。
對于如何進一步釋放智能零售的科技價值,李昌明做了如此說明:“物競天擇”項目借助京東智能履約決策大腦,消費者下單時,訂單會直接下發給系統計算出的綜合因素很優的方案,匹配到合適的供給鏈方式,然后基于京東物流,包括社會上的眾包物流、門店自由物流,將貨物送至消費者手中。
李昌明還表示,接下來京東的大數據、智能算法這些技術能力,包括這種科技價值,在今后服務消費者層面上將能得到越來越多的釋放。
即時消費,供給鏈如何“不掉鏈”
同樣在2021戰略升級發布會上,京東超市提出“即時消費”概念,正是看到消費能力可觀的90后進入家庭生活后,家庭小型化趨向“按日補貨,少量采購”的即時消費模式,即到即買、現場體驗的購物習慣對商家服務效率以及所需的運營能力、物流和供給鏈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這種背景下,作為零售業 關鍵支撐的供給鏈能否做到“不掉鏈”,是個不小的考驗。
京東“物競天擇”通過打造開放式平臺,為品牌商、渠道商賦能,將技術、運營、供給鏈等方面的能力和優勢開放賦能給合作伙伴,幫助它們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升級全渠道觸達能力,保證在不同場景間形成協同效應,提升全渠道履約服務質量與效率。
供給鏈上,“物競天擇”除了有一直以效率稱著于行業的京東物流作為后盾之外,京東超市還整合各方資源控制產業鏈總成本、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京東強大的技術支撐,確保供給鏈與物流效率更高。
以京東和達達集團的合作為例,達達集團旗下的本地即時零售平臺京東到家,經過5年深耕,已與全國范圍內近10萬家零售門店達成合作,覆蓋超過700個縣區市,并借助集團旗下的達達快送全面實現1小時即時送達服務。憑借達達-京東到家和京東到家這兩大平臺的廣泛覆蓋,“物競天擇”在供給鏈賦能合作伙伴上實現更深度滲透。
李昌明還尤其介紹了京東的智能供給鏈典型案例,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①是訂單履約體系。現在消費者在前臺下單的時候,京東后端的供給鏈系統能很快地匹配到消費者對應的網點,能將訂單直接匹配到這個網點進行履約。
②是對商家端的大數據指導。基于京東有多年的銷售歷史數據,在網點的選擇方面,京東跟品牌商、合作商能夠提供銷售數據的熱力圖,能夠更好地助力網點的選擇。
③是整合上下游供給鏈。京東的智能補貨和聰明調撥系統,都跟品牌商、合作商一起共享,使整個供給鏈運轉更順暢。
事實上,京東超市一直擁有很強的數字化供給鏈能力,尤其京東物流在春節期間,包括疫情期間,依然還能保持一個有序的運營,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積極贊評。
李昌明表示,京東在電商領域耕耘了十多年,積累了很多供給鏈以及技術方面的經驗,現在通過“物競天擇”這樣的項目,將更好地賦能行業和合作伙伴.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