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們啊,你們天天在喊著“太子”、“太子”,哪來的太子???你們莫不是中了宮廷狗血劇的毒了嗎?再說了,蔣凡怎么就成了太子了?他是馬云的兒子嗎?還是說阿里已經欽定他是“儲君”了?天天說蔣凡是太子的人,恐怕也是“壞”吧,因為稍微熟悉阿里歷史的人都知道,這絕對是捧殺。

八姐覺得吧,即便是蔣凡現在擔任淘寶、天貓、阿里媽媽總裁,以剛滿35歲的年齡一統阿里內部的三大很牛掰&賺錢業務,但他距離張勇還差了至少5年的距離。5年的時間差能產生多少事件?單是2021年到2021年這5年,阿里就讓衛哲下課了,讓曾經的集團CEO陸兆禧“退休”了,讓張勇成了你們眼中的接班人。所以,蔣凡至多算得上是阿里在培養年輕高管方面的重點培養對象,缺了蔣凡阿里照樣轉得起來,別扯啥“太子”了。
好了,不廢話,下面上數據擺證據。
先來說阿里的股權架構和董事會制度,看完了,你就知道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太子”。
根據阿里去年11月公布的香港招股書數據,阿里是一個股權極其分散的的公司,軟銀占了25%的股份,所有的董事和高級治理軟銀統共才占了8.8%的股份。
就這8.8%的股份里,馬云占了6%,蔡崇信占了1.9%,即便是現在的、CEO張勇也才占了不到1%的股份。
所以,單從股權上講,阿里根本就沒有一個占絕對大股東或者投票控制權的人啊,連“國王”都沒有,又何談什么太子???
當然啊,因為股權太少了,聰明的阿里人也設置了一個復雜的合伙人制度,來控制董事會。簡單點來說呢,就是阿里內部組成的合伙人們提名董事會多數成員,以此來控制董事會。因此,就造成了現在的局面,一共11個董事會席位,5個是沒啥大話語權的獨立董事,6個董事中,軟銀只占一個,其他5個都是阿里合伙人提名的,包括馬云、張勇、蔡崇信、J.MichaelEVANS和井賢棟。簡單來說,阿里兩大創始人馬云、蔡崇信這話語權還是大大的嘛。
再來看負責提名合伙人,現在有近40人,但其實吧,真正負責推薦董事的是合伙人委員會,合伙人委員會先推薦出人員來,再由整體合伙人表決。那么合伙人委員會里現在有誰呢?現在是馬云、蔡崇信、張勇、彭蕾、井賢棟及王堅。而且,合伙人委員會這5個“常委”中,其他三個都是三年一選舉,只有馬云和蔡崇信是長期委員會成員。
所以,總體看下來,那就是,馬云和蔡崇信通過“合伙人制度”,在股份較少的情況下,實質控制了董事會,當然,也給了公司其他治理層晉升并參與公司走向的權利。

在這種情況下,年齡還不到60、依然是企業家黃金年齡的創始人們還在“監國”,又何談蔣凡是什么“太子”呢?
而且,即便蔣凡已經做到了天貓、淘寶、阿里媽媽的三料總裁,但照著張勇的晉升道路而言,依然差了至少5年。
張勇早在2021年,就成了阿里的董事,而蔣凡,則是在去年剛剛成為合伙人,距離成為合伙委員會委員和董事,還差著幾年吧。

張勇早在2021年,就有了集團層面的高管職位——阿里首席運營官,而蔣凡則在春節后才升到M7/P12(資深副總裁/科學家)職位。
所以,從整個發展道路上講,蔣凡即便是繼續者,他照著張勇的上升路徑來說還至少差了五六年。
而這五六年的時間差又可以發生多少事情呢?又會有多少高管冒出來呢?誰知道呢?即便是衛哲、陸兆禧做到了CEO的職位,都會或隱退或被逐,更何況剛剛嶄露頭角的蔣凡呢。蔣凡該渡的劫還沒有渡完呢,還沒有久經考驗呢,距離成為接班人還遠著呢,只能說是很有希望的潛力股。
并且,張勇是去年才接過了阿里的的職位,未必再干五年就給年輕下屬們讓位吧?所以,再說啥“太子”,那就真的只是八卦了。
當然啦,再回到蔣凡的這個緋聞事件上,有人說,這違反了阿里的價值觀,那么,阿里的價值觀是啥呢?八姐看了看,沒有一點是與私生活、出軌有關的。
當然啦,假如很終的調查后果蔣凡確實對張大奕的公司有利益輸送,那事情就另說了,那就不僅僅是“落馬”那么簡單了,甚至有可能法辦。不過,八姐覺得,從蔣凡內網的措辭和阿里內部的信息來看,這個事情有可能僅僅是一個作風問題,很終可能只是輕輕放下、保人才。當然,這很終要看調查結果。
而這可能也會對阿里的內部高管晉升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究竟,阿里的高管們權力如此之大,錢如此之多,坊間傳聞的“桃色”事件也不少,但影響到公司形象、對業務帶來風險就不好了。也許,未來的高管晉升調查也會加入“家庭穩定性風險評估”呢,哈哈,你看,我又開始yy了。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