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成立三年赴美敲鐘,去年年底公布4.18億活躍用戶已超京東,更在剛剛過去的10月底,連市值都已反超。京東苦心經營的老二地位岌岌可危,市場甚至猜測拼多多要與阿里爭高下,真是一個莫得感情的殺手。

去年拼多多前夕,到現在接近一年半,電商之戰從未消停。從時間上——618到雙十一好戲頻繁,從打法上——用戶到商家政策不斷。尤其是阿里對拼多多有的放矢,一邊讓蔣凡統領淘寶天貓,一邊搬出組合拳,拼多多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美團王興都說:“蔣凡要是能贏黃崢的這一仗,那就是當之無愧的接班人”,殺人誅心。今天海豚智庫就帶領大家文明看戲,理性分析阿里和拼多多的這場仗。
?為什么阿里不放過拼多多?
說白了就是虎口奪食。
阿里收入里面85%以上來自電商,云計算、數媒娛樂及創新業務持續虧損,利潤基本都來自傳統電商業務。而電商業務兩大板塊,隨著天貓增速高于淘寶,二者規模逐漸持平。雖然都是電商,因為定位和滿足用戶的需求點不同,淘寶以工廠尾貨和雜牌為主陣地,拼多多與其類似;天貓以品牌為主陣地,京東亦是如此。
數據來源:阿里巴巴歷年財報
拼多多只收6‰的支付手續費,少數廣告費,給商家免費的流量。拼多多要賺錢的必走之路,一定是在拼多多基礎上搭建一個類似天貓的平臺。而拼多多升級,勢在必行,定要深入淘寶和天貓的防守區。
如此大張旗鼓的拼多多,究竟奪了多少市場?一個是拼多多后首份年報出爐,深入阿里腹地——2021年GMV達到4716億元,直追老二京東的1.7萬億;用戶規模方面達到4.18億,僅次于阿里的6.36億元。根據今年Q2財報,拼多多截至今年6月份的12個月GMV已經有7091億,年度活躍用戶達到4.83億,猜測全年GMV將突破萬億。另一個是拼多多和阿里用戶已經高度重疊。據CNNIC調查統計,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29億,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10億,年增長率為14.4%,網民使用率為73.6%。而阿里和拼多多用戶加起來卻有10.55億,說明拼多多部分增長用戶來自阿里。一路過關斬將,拼多多僅用三年時間就做到了第三把交椅,太快!
數據來源:拼多多、阿里歷年財報
用黃錚的話說:“阿里、京東、滴滴、美團,他們是帝國式競爭,有明確地盤的界限,但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的思路不該是這樣”。換句話說:老馬老劉老程老王,他們都用自己的鍋碗瓢盆吃飯,而老黃用勺吃他們碗里的。
總之,拼多多在用戶規模上與淘寶已是同一量級,只是在GMV上還不是一個量級。即便如此,阿里也開始慌了。目前國內電商只有兩家達到了萬億規模,一個是阿里,另一個是京東。而京東在2021年GMV突破萬億后,阿里再難動刀。以拼多多的迅猛增速,假如拼多多今年做得好的話,GMV能站上一萬億,那意味著拼多多已經起來了,淘寶再打壓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機會。
可是阿里連蘑菇街、漂亮說都能封殺,為什么就是搞不定拼多多?因為拼多多的獨立性遠高于當年的蘑菇街。拼多多有蘑菇街望塵莫及的用戶量;蘑菇街和漂亮說巔峰時期,兩家交易額加起來一年不過200億,而拼多多一個月就超過200億。
?阿里打壓拼多多的手段有哪些?
流量端:要說阿里本身,為了找到低成本獲客渠道,搬出了聚劃算,一改往年“去爆款化”。根據阿里官方數據:今年的618,中國產業帶商家在聚劃算、天天特賣搶到4.66億筆訂單;雙十一開場前兩個小時,聚劃算“千萬爆款團”誕生了216個銷售破十萬件的爆品。因為下沉市場對價格更敏感,這套打法看上去似乎行之有效?
實際上流量入口不一樣,唯有騰訊的流量,阿里買不了,二者很難分出勝敗。拼多多的用戶之所以有如此高速增長,一半來自微信的渠道下沉,還有一半則來自清洗阿里、京東的老用戶。在今年Q2,拼多多營銷費用達到61億元,年度活躍用戶較上季度凈增0.4億,大致算出獲客成本達150元。獲客成本雖比2021年翻番,但比早已超300元的阿里依然有優勢。
在外部引流上,阿里巴巴主要是通過抖音、快手等導入商品購買,目前超過一半的電商商品來自阿里系,很少商品來自拼多多平臺。而拼多多目前與趣頭條達成了合作。
現在阿里下沉,也離不開拼多多的用戶教育。而這種相互競爭,會愈發激烈,不只是用戶爭奪,還包括存量用戶的消費習慣爭奪。增量市場機會靠信息不對稱,看誰很先觸達用戶。而存量市場的競爭主要看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能力。阿里和拼多多想取得更好的業績,既需要在增量市場的渠道下沉中占據一席之地,更需要想好如何在各家現有存量用戶里面奪食。
商家端:阿里“二選一”,被京東、拼多多聯手起訴,收效勝微。今年頻繁有商家爆料被天貓要求“二選一”的情況,阿里早已劍拔弩張直指越位者。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有關“二選一”競爭的規定已被禁止,阿里仍反其道行之。
阿里早就表示過二選一是“正當的”競爭行為。馬云的初衷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阿里是不難,拼多多和其他平臺卻難了。二選一之下店主敢怒不敢言——自主經營權被剝奪,市場競爭格局也被限制。以淘寶、天貓的王牌類目“服飾”為例,因為阿里在窗口期就占據了用戶心智,所以一度逼走了京東上80%的服飾品牌商家。現在對拼多多亦是故技重施。
面對阿里和拼多多不同的電商生態,確實有部分商家更加青睞門檻低、玩法簡單粗暴的拼多多。究竟拼多多已經在農產品站穩了腳跟,與阿里的服飾品牌互不侵犯。拼多多持續高漲的股價也驗證了阿里的徒勞無功,截至今年11月拼多多市值已達480億美元。
眼下增量市場挖掘殆盡,在對存量市場的競爭中,貓狗拼三家此消彼長。假如2020年年底之前,阿里和京東無法鉗制住拼多多,一旦拼多多的規模超過萬億,那么局勢就會發生新變化,到那時,二選一的強勢策略將徹底失效。究竟在宏觀經濟不景氣的當下,每一分增長都是從競爭者手里搶過來的。
品牌戰:曾經有報道就假貨、刷單等單獨把拼多多和京東拎出來吊打,不提淘寶天貓。今年4月拼多多因被美國貿易代表列為“惡名市場”而上了熱搜,但同樣榜上有名的淘寶,卻被媒體只字不提。
拼多多反擊教育阿里:低價不是罪,低質才是罪。假如是拼多多價廉物次,那阿里重啟聚劃算也應該想到了這一點。

要知道,同時打造健康和效率并存的商業生態,成本會高得無法承受。淘寶也是從“假貨”“低端”的代名詞中一步步走出來。黃崢一樣明白,淘寶經歷過的,他一樣也會經歷。但拼多多與淘寶不同的是,它會比淘寶艱難得多,拼多多始終堅持的“低價爆款”路線,注定會和某些品牌商無緣。根據花旗集團研報,截至今年6月拼多多有100萬商家,但品牌商僅為552個;相比之下,阿里僅天貓品牌入駐已超過15萬個。
拼多多先進水再修渠,有了用戶才有市場。相比淘寶,拼多多必須投入更多資金來搭建和研發質控、定價、物流、客服系統。假如假貨、次品沒有得到治理,服務跟不上,這將導致用戶在體驗完之后離開拼多多,轉投競爭對手平臺,損失慘重。
所以應對“品牌戰”,拼多多賣起了“蘋果”。試圖通過“百億補貼”將自己扣上“保真”的帽子,結果證實拼多多做對了。拼多多上蘋果iPhoneXs系列銷量達100萬臺,還喜迎了小米和vivo來開旗艦店。
在投入百億補貼后,拼多多發布Q2財報仍然亮眼:收入同比增長171%、虧損10億元,仍用投入換增長。財報發布后,拼多多盤后股價上漲6.28%。拼多多戰略副總裁九鼎表示,2021年下半年,拼多多將繼續擴大讓利和補貼力度。
數據來源:拼多多財報
品牌之戰,拼多多正在逐漸甩掉“假貨低質”的標簽。
物流戰:阿里深入三通一達,拼多多見招拆招推出電子面單。2021年,阿里、銀泰聯合順豐、“三通一達”打造了菜鳥物流,建立了中國很大的骨干物流網。隨著今年阿里入駐申通,中小快遞企業加速退出,龍頭企業不斷提升市場份額,物流體驗和價格雙上行,一下把任性做“包郵”的拼多多吹到了風口浪尖。
目前市場上電商件的訂單量占比:阿里約50%的份額,拼多多約20%,京東卻只有5%,因為京東大部分都走了其重金打造的京東物流。拼多多物流底子薄弱,一度使用的是菜鳥電子面單,交易數據信息阿里盡收眼底。苦于沒有自建物流體系,于是拼多多從信息和數據端入手防御,反客為主推出電子面單,假如阿里的商家選擇拼多多的電子面單發貨,或許可以讓拼多多看到阿里的訂單數據。
而且在今年Q2財報電話會議上,黃崢透露:拼多多正在開發新物流技術平臺,將采用輕資產、開放的模式,專注于通過技術為商家和用戶提供解決方案。并提出,新物流平臺會保持開放。與此同時,拼多多周旋于各物流企業,一邊拉攏阿里的通達系,一邊和郵政展開合作。從當前快遞市場格局來看,頭部企業與菜鳥或多或少都有著一定的聯系,留給拼多多的選項不多。韻達是“通達系”中優選沒有被菜鳥反向持股的頭部企業,再有就是還徘徊于市場邊緣的二線快遞企業。
一邊是拼多多高漲的客單價和有議價權的銷量,另一邊是治標難治本的快遞壟斷趨勢,即便有阿里入駐各大物流企業后施加的壓力,也難對拼多多造成致命威脅。
?阿里和拼多多還會從什么地方打起來?
從“行業標準”動刀很有可能是阿里的下一殺手锏。"山寨"在各大平臺都有呈現,只不過對于SKU較少的拼多多來說,呈現出來的問題尤為凸顯。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稱:"拼多多的商品選擇標準,將對標淘寶,保持一致。在我們看來,淘寶作為中國電商的開拓者和很成功者,其標準便是整個行業的標準"。也就意味著,一旦阿里嚴控淘寶、天貓的品質,形成“行業標準”,以此反擊拼多多商品質量不合格,對門檻極低的拼多多商家來說將是很大阻力。
由此可見,上游優質供給鏈商家的爭奪也會成為阿里和拼多多的戰地。拼多多推進的“C2M”模式(反向定制)將更加依靠和工廠的合作,例如工廠去品牌化降低成本,達到同質不同價。但C2M模式也有bug——零食類商品更簡單做成C2M,但建立新品牌很難,而已經高度品牌化的品類,再利用C2M需要時間。
阿里圍剿拼多多對行業是好事兒,因為只有兩家的競爭是遠遠不夠的,現在電商市場,有了阿里和京東,再來一個拼多多,顯然對商家和用戶更有利。
?戒驕戒躁,保持危機感
雖然阿里組合拳目標明確打向拼多多,效果卻不如人意:拼多多實際支付GMV超過老二,股價不斷刷新峰值,用戶對薅羊毛仍樂此不疲。

單點突破的拼多多屬于典型的用戶增長拉動型,通過拼團模式低成本獲取用戶。拼多多天花板較明顯,再翻倍更難。所以發展越快的企業,bug也越多。而阿里的優勢在于以淘寶直播和二手閑魚為代表的迭代創新業務,同時在海外市場也在進行類似布局。除了電商之外,螞蟻金服、菜鳥物流、阿里云計算都處于行業頭部。
但僅從電商格局來看,拼多多早已改變了之前的二元格局,無論阿里如何圍追堵截,三足鼎立的局面都已經無法逆轉了。但階段性成功,不算成功。拼多多要戒驕戒躁,保持危機感!
上一篇:新手怎么刷淘寶直播人氣
下一篇:淘寶新開店鋪如何增加流量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