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董明珠在全球木蘭論壇上表示,格力3700套員工大廈已經建完,員工可以直接住進兩房一廳。盡管受疫情影響,格力第一季度虧損達300多億,但技術人員每人一套房的目標不會改變。
對此,網友直呼,董明珠真是中國好老板。的確,就在很多企業都在默默裁員、變相降薪的當口,董明珠此舉體現了企業家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
難怪,在24日的抖音直播中,董明珠憑借個人魅力和品牌號召力,帶貨22.53萬元,在線人數峰值達21.63萬。
像董明珠這樣,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在困難面前,從來不會認輸。接受采訪時,董明珠直言:“有人說董明珠郁悶,你還在笑,損失幾百億。不笑還哭么?困難你喊是沒有用的,只有去做。”
董明珠的樂觀不僅體現在這些言論中,更重要的是,體現在行動上。即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但董明珠所執掌的格力并沒有公布裁員,反而將員工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為員工兌現“每人一套房”的承諾。
相比于那些經濟下滑,率先想到裁員、降薪的企業,格力這樣有擔當的民族企業,無疑給其他企業做了個榜樣。員工為企業付出青春,加班加點奉獻自我,實際上是在和企業同榮辱、共進退,碰到困境,企業還可能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可員工實際上是并沒有太多選擇。
近幾天熱度不減的當當網前CEO李國慶,在談到疫期的企業裁員稱,企業要慎用裁員,因為招聘成本比較高。他建議假如要裁就不論績效一刀切,按部門同比例裁員。
盡管李國慶的這一觀點在實操中難度很大,但仍然有一定的建設意義。我們都知道,企業招聘一名新員工,成本主要集中在招聘費用、培訓費用、新人試錯成本等方面,盡管這些費用看上去不多,但卻很簡單出現問題。
尤其是在新員工初次上崗,對于工作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不僅會影響部門內部的配合,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成本也會比較高。
很近,朋友萍所在的公司裁員,其中,有兩個工齡10幾年的部門副經理,由于兩人是老員工,但績效不突出,所以被公司勸退。看似每個月節約了3萬多的老員工工資,新人只要6000就搞定,可是新人接手工作沒幾天,就捅了個大簍子,很后,還要公司副總出面擺平。
對于個人而言,我們都知道,要做哪些短期內收益不大,但長期堅持能夠帶來巨大復利的事情,比如健身、理財、讀書等等,可是為什么到了做企業上,那些老總們總是看中眼前的利益,卻很少能夠做到目光長遠呢?
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企業的生存壓力太大,以至于老板們都在思考,如何轉嫁壓力,而裁員、降薪無異于很快、很簡便的辦法。
這段時間,八卦圈的料一個接一個,關于淘寶總裁蔣凡被妻子爆料感情問題的八卦,算得上是一個勁爆的料。
起因在于,蔣凡的妻子在社交網絡上喊話網紅張大奕,讓其離自己的老公遠一點。盡管措辭隱晦,仍讓大家不免猜測,蔣凡是否與張大奕有婚外情,是否涉及到利益輸送。
為此,阿里巴巴董事童文紅對外宣稱,將對蔣凡進行調查。幾天后,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調查結果,取消了蔣凡阿里合伙人身份,進行了記過處分,降低職級,并取消上一年度的所有獎勵。
這一處理結果,被網友譽為嚴厲又不失溫情的處罰,由于作為職業經理人,蔣凡沒有妥善處理自己的家庭問題,對企業造成了負面的輿論,但假如蔣凡沒有觸碰原則底線,便給他一次改過的機會。沒有直接開除,沒有一棍子打死。
看得出來,阿里巴巴在處理蔣凡一事上,的確格局比較大。究竟蔣凡曾經也為淘寶立下過赫赫戰功,此次因私事被處罰,盡管喪失了原本賽道上的大好前程,但也還保留了繼續晉升的陣地。
而蔣凡假如不想讓自己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的話,也一定會用努力來再次證實自己,究竟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30多歲處于黃金上升期。
俗話說:“感激是扇沒有上鎖的門,不需要鑰匙便能打開。”古有諸葛亮對劉備報知遇之恩,當今這個人情稀薄的年代,員工更會感念雇主的扶持和幫助。
阿里巴巴此次對于蔣凡的留任處罰,是很合適、也很有人情味的警示。而企業主也要明白一個道理,你的員工,在困境中,與他并肩同行,在他犯錯時能夠網開一面,未來,他就絕不會成為你的累贅,而是你的籌碼。
曾有人采訪李澤楷,記者問他:“你的父親李嘉誠究竟教會了你怎樣的賺錢秘訣?"李澤楷說:"父親從沒有告訴我賺錢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處世的道理。"
記者便問,究竟是什么道理呢?李澤楷說:"父親叮囑過,你和別人合作,假如利潤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正是李家讓的那兩分利,讓他們成為了當年的華人首富。越是優秀的人,往往越懂得讓利于人。
1、讓利于合作伙伴,會讓機會越來越多
財聚人散,財散人聚,是每一位商場大鱷都懂得的道理,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很少。
成立于1987年的華為,在任正非的帶領下,始終堅持“讓利于客戶,讓利于合作伙伴,讓利于競爭對手”的經營理念。
任正非信仰戰國時期修筑都江堰的治堰準則,即“深淘灘,低作堰”,挖掘內部潛力,為客戶提供更有價值服務的同時,節制自己的貪欲,多給上游供給商和客戶留一些利潤。
任正非多次表示,華為要賺小錢不賺大錢,只留合理的利潤。表面上看,華為是在吃虧,可長久來看,華為卻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很多創業公司,之所以會死在開始,往往因為創始人胃口太大。和他合作的人,他要分一杯羹,為他打工的人,他還要分一杯羹,久而久之,人們就會質疑,他究竟是在做市場的生意,還是在做我的生意呢?
所以,企業無論大小,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只有讓和你合作的人有著持續生存下去的生態,你才會在創業食物鏈中獲得自己的生存之地。
2、讓利于員工,會讓企業做大做強
大企業會把員工當重要的盟友,而小企業往往只把員工當成打工仔。然而,商業的邏輯非常簡單,你對待員工越大方,員工能夠給你提供的價值越多。
2021年,雷軍決定把個人400萬股股票全部分給金山員工,大概每名金山員工得到2萬元人民幣。天線貓商場多年,雷軍始終記得給員工福利,給員工未來。
2021年,小米員工共有14513人,共向超過5500名員工進行了股權激勵,占比高達38%,雷軍在互聯網行業,屬于非常慷慨的老板了。
很錯誤的經營模式,就是將員工的報酬放在利潤里考慮,認為給員工的越少,老板自己剩下的越多。盡管短期看來如此,可長期不利于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很終使得企業失去了生氣、活力。
聰明的老板,都知道,企業的固定資產是死的,只有人才是活的。你對員工越慷慨,員工越有歸屬感,才會把公司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才會將個人職業規劃和公司愿景放進同一視野內,與公司同呼吸、共進退。
3、讓利于社會,才可能做成百年老字號

提起百年老字號,很簡單讓人想到同仁堂。其所有的門店都貼有“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對聯。可見,誠信經營,不欺騙消費者,是其幾百年來傳承的經營理念。
時至今日,同仁堂不僅立足于品質經營,還為社會貢獻責任與擔當。4月26日,同仁堂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丁永玲在發布會上表示,同仁堂集團已為30個國家和地區開具了符合當地疫情特點的“扶正避瘟飲”系列方,并對外公開承諾不漲價。

在疫情很為嚴重的一季度,同仁堂醫養集團旗下各醫療機構春節期間不休息,為民眾提供服務,一季度門診總數超過11萬人次。
這樣一家勇擔社會責任,讓利于百姓的企業,沒有道理不繼續做強做大。而企業在危機狀況下所展現出來的大家風范,也讓企業品牌的美譽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反過來還會繼續激勵企業的良性發展。
做企業,做怕的就是目光短淺,只看短期效益。無論是客戶,還是員工,甚至是競爭對手,都是企業生存發展期間能夠為企業產生正向力的載體,如何對待他們,既顯示出企業領導的胸襟,更能夠預示企業發展的未來。
上一篇:淘寶站外流量的獲取就這么簡單
下一篇:手機淘寶搜索流量下滑該怎么辦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