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江湖世界中,很出色的片段莫過于華山論劍;而互聯網世界的“華山論劍”,當屬每年匯聚無數目光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
金庸筆下,三次華山論劍,英雄人物更迭,鐵打的格局不變。
互聯網江湖的刀光劍影不啻于金庸筆下的群雄逐鹿,并驅爭先腥風血雨可見一斑:新英雄頻出拉踩老巨頭,大佬之間時有嗆聲,烏鎮飯局C位奪人眼目,市值位次變化風波詭譎……
圍觀者看熱鬧、追八卦,聚焦重點在“派系”“市值”和“身價”,但明眼人卻能撇去表面浮漾,深挖互聯網江湖真實格局。
烏鎮名利場
自 2021 年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始,馬云、馬化騰、李彥宏三人只要參加,演講位次都在其他互聯網企業家之上,其表現為:三人中經常一個開場、一個壓軸、一個排在中間位置;官方議程中三人順序相鄰且總是排在其他互聯網企業家之前;后續宣傳中,三人也總占據官網焦點圖位置。
當然,總會有三家湊不齊的時候,比如今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馬云功成身退,馬化騰缺席,李彥宏便被順理成章地推向C位。
大會宣傳片里,李彥宏成了優選近距離亮相的企業家,主論壇中,他被安排為開場演講。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李彥宏的位次,沒有變。
但沒有誰不想在這一舉世矚目的舞臺上成為主角,因此,新英雄們為了享有更多話題,各出花招,頻迸金句,隱約可見刀光劍影。
2021 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BAT三巨頭李彥宏、馬云、馬化騰全員到齊,馬云對京東放下豪言,“阿里巴巴要培養更多的京東”。
2021 年烏鎮互聯網大會上,劉強東隔空回擊馬云:“今天我們一部分人已經富起來了,富到了一個月賺幾十個億,而在我們國家還有幾千萬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的狀態下,這是每個富人的恥辱。”
2020 年,滴滴程維、攜程梁建章、美團王興以及今日頭條張一鳴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新興力量登上舞臺。
那一年,小米雷軍和 360 周鴻祎相鄰而坐,結果兩人因周鴻祎坐在椅子上酣睡,雷軍眼神頗有殺意的照片火遍社交網絡。
彼時,周鴻祎和雷軍還是宿敵,周鴻祎推出 360 特供機,因疑似一張米粉攻擊 360 的照片,在網上掀起罵戰。周鴻祎甚至向雷軍約戰:“約你見面談一談,下周一上午十點見面朝陽公園”,雷軍則回復說:“用產品說話。”
2021 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兩人依然坐在一起,卻已經握手言和,面對記者的鏡頭還能互相調侃。
風頭很勁的當屬 2021 年“東興飯局”,馬化騰位居主位,劉強東、王興分居兩側,酒局上,張一鳴、程維、周源等 80 后企業家后生可畏。在場的 15 個企業家,號稱共同撐起了中國 5 萬億的互聯網市值。
這邊廂騰訊系觥籌交錯,那邊廂馬云回嗆稱,“我要組織個飯局,全世界高級,但有什么意義呢?(這)不是我要表達的。” 他直言,“這些飯局他們沒請我,請了我也沒時間。”
推杯換盞之間臨時建立的合縱連橫革命統一戰線,卻難抵不久后的分崩離析甚至勢如水火。
美團和滴滴反目,先后殺入對方府邸,搶占打車與外賣市場;騰訊和今日頭條的“頭騰大戰”愈演愈烈;王曉峰悲情出局,共享單車繁華不再;劉強東因明尼蘇達事件招致名譽、京東商譽受損。所謂“飯局騰訊系”早已名存實亡。
假如說此前參加飯局是一種“姿態正確”——反映身段和身份的名片,那么現在的飯局則褪去了表面和氣的“做局”,回歸大佬友誼的自然。
六年烏鎮,一直堅持到今年,仍可以坐在一起約飯,爽朗大笑侃侃而談的,只剩李彥宏和丁磊。
互聯網江湖
烏鎮互聯網大會是互聯網江湖的一隅,也是英雄宿命的放大器。
每一年都有新的風口、每一年都有新英雄輩出,然而,烏鎮高曝光的 360 手機業務如今杳無聲息,摩拜單車已被收購風光不再,當初亂花漸欲迷人眼,如今卻是“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與烏鎮相仿,如今互聯網界,新英雄似也輩出。BAT三巨頭坐陣久了,人們總希望有些變數,于是,盤點市值成了很直觀的選擇。
比如美團、字節跳動等市值及估值高企,迎來不少擁躉,百度成了屢被比較的參照系,似乎只要超越百度,就能穩坐第三,與AT可相抗衡。
但要明確的一點是,業界當初稱BAT,評判的標準是什么?
毋庸置疑,市值是一項標準,但這并非全部。僅主營業務是否形成絕對壟斷這一條,就可以排除掉好幾個市值高企的公司了,比如京東、拼多多等。道理很簡單,要成為當之無愧的巨頭,起碼要是所在領域的絕對第一名。
同時,該主營業務還必須是高毛利的剛需業務,這可以保證你經過 20 年時間考驗后,該業務仍然處于活躍狀態。這能排除掉一些娛樂性質較強的kill time公司,因為媒體類、娛樂類產品生命周期通常較短,后來者可以輕而易舉地取而代之,想想此前的博客、微博時代即可理解。
而搜索、購物、社交這三大賽道對應三大國民級的需求,是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以搜索市場為例,截至 2021 年 6 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 54 億,而我國搜索引擎的用戶規模就達到6. 95 億,較 2021 年底增長 1338 萬,占網民整體的81.3%。
可見,成立 20 年時間,搜索市場仍不斷擴大,而且,百度的搜索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在80%以上;與此同時,每年雙 11 能不斷刷新交易記錄的天貓淘寶證實著電商領域不斷增高的天花板
;社交領域的網絡協同效應也讓擁有微信和QQ在手多年的騰訊幾乎無可撼動。
據QuestMobile2021 年秋季報告顯示,截止今年 9 月,互聯網公司中依然只有BAT三家用戶規模超 10 億,億級以上用戶規模APP中,阿里系淘寶、支付寶、高德地圖等,騰訊系微信、QQ、騰訊新聞,百度系百度、愛奇藝、百度地圖等排名均居前列。
BAT也曾經歷過字節跳動這樣高速發展的高光時刻,但能保持各自領域 20 年的市場霸主格局,足以證實它們的主營業務滿足人們剛需。
換言之,BAT早已發展成互聯網的基礎設施,這和規模、營收、市值無關,這是它們天然的賽道優勢。
論營收,阿里、騰訊、百度也是破千億營收僅有的三家互聯網公司。而且,BAT均已盈利多年,囤積了大量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阿里、騰訊、百度的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和短期投資總值分別為 2122 億、 1844 億和 1373 億,排在互聯網公司前三。
依靠這些儲備的現金,BAT可以從主營業務向外擴展,不斷布局更多的基礎業務。
巨頭和大公司的區別還在于,在一些隱形的貢獻上,BAT也總是更勝一籌。比如BAT已連續多年是納稅排名前三的互聯網公司, 2021 年也不例外: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很新公布的 2021 年中國互聯網企業 100 強榜單中,阿里、騰訊、百度依然位列榜單前三名。
另外,一周前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公布北京市 2021 年積分落戶申報情況,互聯網公司中,BAT員工落戶人數很多,百度以較高優勢居于第一。
因此,后起之秀們還需要足夠長的時間證實自己:首先類似“百度一下;給個淘寶連接;加個微信”這類認知和定義要在人們心智中扎根;還要撐過產品生命周期一過人們膩了的危機;必須具備極高的護城河,成為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在提供就業機會、稅收貢獻和福利待遇上,也要做出更多實打實的貢獻才行。
下一個 10 年
拋開意義不大的市值對比,我們來看看未來的發展趨勢。
1998
年是中國互聯網破局元年,這一年張朝陽創辦搜狐,與新浪網易后來并稱三大門戶。騰訊和京東誕生,次年百度搜索出現,電子商務萌芽。BAT雛形已然萌發,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用戶人數的急劇增加,BAT三家的產品百度、淘寶和qq也開始大量滲透進“平常百姓家”。
2021 年,中國手機網民第一次超過了PC網民,移動互聯網時代開啟。
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誕生了一批巨頭和獨角獸公司,但是,現在,新的問題又被擺在它們面前。
那就是:下一個時代,究竟是什么?
騰訊是很幸運的,PC時期和移動互聯網時期,它分別押中了qq和微信兩張船票,微信使它翻身成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擁有很大入口的流量霸主。
但移動互聯網發展已遇瓶頸:撐起移動互聯網市場的手機數、手機的APP數和APP的用戶都增長趨緩甚至銳減。
QuestMobile數據顯示, 2021 年Q2 時,移動互聯網用戶數距很高值已經凈減 200 萬,可見,11. 38 億的用戶量已經觸頂。
用戶在線時長也開始放緩,從 2021 年 12 月到 2021 年 3 月,用戶時長增速從22.6%降至11.8%,到了 2021 年 6 月,增速已經滑到了6%,人均單日時長358. 2 分鐘,增速很快將面臨負值。
移動互聯網時代,真的快要結束了。
下一個時代是什么?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雖無法正確言明,但大體可知,整個社會在向這些新趨勢邁進。這些領域,必定會誕生下一個時代的新船票,這也就意味著,還在掙扎搶奪舊船票的企業,即便短期內獲得勝利,也會在下一個序幕開啟時,無奈地喪失主動權。
全球排位靠前的微軟、谷歌、IBM、亞馬遜等公司,都在前沿科技領域大力布局。反觀國內,多數公司仍在移動互聯網戰場廝殺,押注新技術的互聯網公司實在屈指可數。比如量子計算機,除谷歌、IBM、英特爾外,國內企業阿里、騰訊、百度也相繼建立了量子計算實驗室或者研究所專門發展量子計算技術。
放眼江湖,在A(人工智能)B(區塊鏈)C(云計算)D(大數據)及其他新科技領域均砸出真金白銀的,還是只有BAT。
BAT已經不僅是搜索公司、電商公司和社交公司了,它們有兩手預備,一手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牢不可破的“水電煤”互聯網基礎設施,在某一領域占據絕對優勢,如一直以來占據80%搜索份額的百度,社交軟件的絕對王者騰訊和擁有淘寶、支付寶等幾大殺器的阿里。
另外一手,它們正不約而同地面向下一個時代布局,普遍押注云計算、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家居、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術。
以云計算為例,根據Canalys報告, 2021 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高達 804 億美元,同比增長46.5%。摩根士丹利還曾發布研究報告稱,公共云計算市場將在中國“起飛”。
中國會是云計算爆發的主戰場,而目前國內一線云計算市場,BAT再次聚首,即使小玩家不斷,但新三國殺的主角仍當屬BAT,當然還有另外一極,華為。
再看AI肉搏戰,在銀行、保險、汽車、家電、安防、零售、醫療等領域均有布局的,仍逃不開四大豪門:BAT和華為。
其中,國內的AI研發和普及也經歷了一個較為波折的過程。 2021 年,李彥宏帶領百度大力投入AI領域,除了在技術研究上發力,還積極推動AI技術在中國的推廣和普及。 2020 年,當主流企業還未關注AI時,李彥宏就開始向公眾頻繁介紹人工智能,并連續 5 年在“兩會”提交人工智能相關提案,其中包括“希望以國家的力量建立一個全世界很大規模的深度學習計算平臺”的“中國大腦”計劃、完善人工智能相關倫理的提案等。
關于AI的話題,李彥宏一直講到今天,直到近兩年,馬云才開始提及:未來是人工智能時代,萬物互聯。而馬化騰的說法則是:人工智能智能產業規模未來 10 年將進入高速增長期。可見,二馬也加入了強烈看好人工智能的隊伍。
華為在BAT之外自成一派,從通信、硬件等領域進入AI,獨有一套硬派小生玩法。而互聯網公司中,BAT在應用、技術、基礎三層均打造了戰略陣地,可以說,用金錢和技術砸出來的AI勢力中,百度系、阿里系、騰訊系是新的三極。
比如,阿里在零售、金融和娛樂營銷等領域高效賦能;百度則在自動駕駛、交通出行、智能家居、手機等領域另辟蹊徑;騰訊的優勢領域集中在教育、交通出行和家電等。
很直觀可見的是專利數量,外媒報道,IBM、微軟和谷歌分列人工智能專利前三名,百度位居第四,以 1522 件專利排名中國公司之首,騰訊申請了 766 件專利,在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二。
對于普通人而言,大量AI應用還很生疏,但我們可以想見,一旦AI能夠大規模商用落地,新時代入口不會拱手他人,BAT也許還是那個BAT。
轉自公號:商業與生活


下一篇:為什么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比較難
如果您覺得 烏鎮的互聯網江湖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6189.html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6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