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近幾年,“互聯網+”可以說成了一個熱門詞匯,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什么是互聯網營銷,“互聯網+”已經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其真正核心是企業思維模式的轉變,而非各種工具的利用。那么在社會各界如火如荼地討論“互聯網+”的時候,大家知道“互聯網+”的概念是什么時候提出的嗎?“互聯網+”具體內涵是什么呢?高端營銷推廣平臺鹿豹座帶您具體了解一下。
“互聯網+”概念的提出
國內“互聯網+”理念的提出,很早可以追溯到2021年11月于揚在易觀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的發言。易觀國際 兼首席執行官于揚首次提出“互聯網+”理念。
2021年11月,李克強出席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時指出,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其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是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主題,被稱作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新引擎”,可見其重要作用。
2020年3月,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提交了《關于以“互聯網+”為驅動,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建議》的議案,表達了對經濟社會創新的建議和看法。他呼吁,我們需要持續以“互聯網+”為驅動,鼓勵產業創新、促進跨界融合、惠及社會民生,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創新發展。
2020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ITFIN)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2020年7月4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互聯網+”內涵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互聯網+具有跨界融合、創新驅動、重塑結構、尊重人性、開放生態、連接一切六大特征。
“互聯網+”是兩化融合的升級版,將互聯網作為當前信息化發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來,并與工業、商業、金融業等服務業的全面融合。這其中要害就是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讓這個+真正有價值、有意義。正因為此,“互聯網+”被認為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演進。
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什么是互聯網營銷,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鹿豹座作為一家專注“互聯網+產業轉型升級”、高新技術、高端資源、創意內容的高端營銷推廣平臺,聚焦于為基礎好的潛力企業、規模產業、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高端“互聯網+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利用互聯網思維用戶至上、體驗為王、免費的商業模式、顛覆式創新四個核心觀點和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社會化思維、大數據思維、平臺思維、跨界思維九大思維,提供包括轉型前期產業評估、產業結構調整及資源重組、產銷分離營銷策略制定、企業大數據定制、整體宣傳推廣戰略制定、平臺搭建技術升級、整體品牌資產架構七大服務助力轉型。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