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與下半場?
過去一年,關于互聯網下半場的聲音尤其多,在騰訊和阿里不停做大做強的趨勢下,「互聯網下半場」成了很多創業者心目中的救命稻草,仿佛上半場已經翻篇,下半場換了個賽場似的。
互聯網上半場很簡單理解,就是搶占流量山頭。從PC到手機,誰搶的流量多誰就能占山為王,而這些流量都是來源于線上(互聯網)。
從 2000 年前后到 2021 年、從 2021 年到 2020 年擺布,中國互聯網流量大致經歷了PC和移動互聯網兩個時代,這兩個階段流量的載體差別,但素質上都是互聯網線上流量的爭奪戰,今天騰訊搶的多一些,明天阿里搶的多一些,遺漏的部分留給下面的小兄弟。說白了,大家都是同一個維度的競爭。
但當線上流量的總量趨于穩按時,巨頭不舒適,創業公司也不淡定,所以要豎起新的大旗給本身壯膽。什么是下半場?王興說「上天、入地、全球化」。這個話 2021 年前王興沒有資格說,但 2021 后他是有的,終究美團從團購起家,其實就是在倒逼線下流量。也就是說,早在 7 年前,美團就一直在為下半場儲力。
那么什么是下半場?我覺得首先不是巨頭擅長的事情,再做一個微信、再做一個淘寶,必定沒有機會了;同時還要是本身擅長的事情,至少是本身提前入局的事情。在AI成為風口之前,你應該就已經在做深度學習了;在分享經濟成為概念甚至理論之前,你就應該已經做出商業模型了;不才半場開場之前,你就應該已經比拼了 45 分鐘,而不是替補上場。
很多公司甚至巨頭所謂的擁抱下半場,不過是一種姿態,并且是一種很被動的姿態。在一些本錢密集型的領域,這種擁抱是有可能成功的,好比共享單車,兩三年就能用錢撐起一個超級賽道。但有些賽道,沒有上半場的積累,就沒有下半場的機會。
本年上半年大火的共享充電寶,一度把共享經濟帶入一個新的高度,就連做化妝品的 公司聚美優品也加入戰局,但到目前為止,這個戰略選擇并沒有開花結果的跡象。之前O2O熱,BAT中技術基因很強大的百度趕風口加入戰局,結果現在大家都知道了,Robin還是應該做AI。

從互聯網上半場到下半場,很多公司不是從時間維度,而是從賽道維度,,即上半場在一個賽道,下半場又切換到另一個賽道,把上、下半場的切換簡單看成了賽道的切換。
這背后折射出的是戰略的無力。從臺式機到條記本,聯想沒有任何問題,但從電腦到智能手機再到互聯網,聯想從沒有跨越這道鴻溝,只是在被動地應付。戰略尚不明確,人才上沒有積累,越是拼命找賽道就越是焦慮。
目前美國很大的三家互聯網公司別離是Google、亞馬遜和Facebook。Google接過了傳統媒體的廣告市場,同時取代了微軟在操作系統上的地位;亞馬遜取代的是沃爾瑪以及IBM的業務;至于Facebook,則是一個將人聯系起來的社交場所。在互聯網出現之前,美國中學生放學后平均天天通電話兩個小時,和今天玩社交軟件的時間差不久不多。一家公司的基因決定了它的未來。
過去幾年,中國在新經濟領域成長起來的超級獨角獸,都沒有給傳統的巨頭公司什么機會。生活辦事領域是美團;共享經濟領域是滴滴、摩拜、ofo以及小豬、途家等;信息保舉領域是今日頭條。它們都是在巨頭眼皮底下誕生并發展壯大的。當然,巨頭以投資的形式進行布局是另一回事。

這說明下半場是另一個維度的競爭:入場要早、戰略要明確、臟活累活要承受得了。以剛剛完成新融資小豬短租為例, 2021 年創立做共享住宿時,很多國人還不知道Airbnb,更不知道共享經濟是什么。到后來網約車、共享單車、等風口起來之后,大家才發現共享住宿本來比這些領域都要早。
但差別之處在于,網約車和共享單車的尺度化程度很高,適合本錢催熟。而共享住宿其實是一門非標的生意,每家每戶的戶型、房間千差萬別,非標程度極高。
小豬用五年時間做尺度辦事解決個性住宿的問題,這都是屬于上半場的「臟活累活」,也是下半場的門票。
當把這些事情都沉淀下來,就不是巨頭通過本錢能迅速解決的問題了。也就是說,在巨頭入場之前,類似小豬這樣企業已把門檻建起來了。這個時候,共享住宿就是小豬的主場,而不是別人的下半場。

小豬短租當年知春路的鄰居今日頭條也是如此,一開始沒人看得上這樣一個新聞客戶端,但慢慢地,它用算法建起了本身的護城河并黏住了用戶。巨頭再有錢,也很難讓本身切換到這個半場。
下一篇:蝸牛精靈談互聯網賺錢寶典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