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不到一個月,即將迎來新的一年。與此同時,一個令人聽起來頗有些傷感的話題也就此產生了:第一批90后馬上要邁入30歲大關。
近幾天,#第一批90后30歲倒計時#的話題沖上了熱搜榜,截止目前話題閱讀數達到6.1億,參與討論14.1萬人,甚至連官媒如人民日報、人民網等,明星陳學冬都在安利這個話題,足見這個話題的關注度和熱度有多高。
究竟,90后曾經是年輕的代名詞,誰知一眨眼的時間他們就到了老祖宗說的“而立之年”了。
為什么這個話題熱點如此之高,一方面是感嘆時間如此之快,另一方面則與當前經濟萎靡、工作壓力大等多重原因有很大的關系。對于90后來說,論資歷比不上前輩80后,論年輕又比不上95后或者00后,他們的焦慮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多。
再加上30歲,確實是一個比較微妙的時間點,而立之年,意味著更多的擔當與責任,同時,也將面臨更多的問題,家庭的、工作的等等。那么,即將邁入30歲的90后都在面臨哪些問題呢?
第一、年齡的焦慮
估計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的人像我們這么在意年齡,尤其是年紀越來越大,就越來越不愿意向外透露自己的真實年齡。眼看著奔四十的80后還沒有嫌自己老了,身邊的90后已經頻頻感嘆自己老了,說如今的代際是以5年計。
90后女生在職場上面對97、98年的應屆生時,開始陸續自嘲為“老阿姨”。90后開啟了保溫杯泡枸杞的養生模式,自詡中年人(唉,讓身為80后的小互情何以堪)。
“我們都已經是高齡網民了,現在的熱搜看不懂不要緊,因為現在互聯網就是發給00后看的。” “現在的網絡真的群體之間差別很大。我作為90后就差不多和80后被歸結在一起了,現在是95后的舞臺,而00后更讓人看不懂,wsl,xswl,這都是啥鬼玩意兒?”當年嘲笑80后古板的那幫90后現在正被00后無情的嘲笑。
第二、工作的壓力

前段時間網易的裁員事件在互聯網上鬧得沸沸天線貓,盡管很終和平解決。但員工因患病被企業拋棄的事情,依然讓身處互聯網行業的我們感覺心驚膽戰,尤其是在當下的互聯網寒冬大環境下,不敢隨意生病,不敢隨意離職成為了35歲互聯網人的心聲。
雖然90后離35歲還有一段距離,但他們的壓力并不比80后的小。究竟這是一個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行業,在這個行業里,很可怕的就是落伍。
很近一個身邊的90后做運營的互聯網朋友對小互說,做互聯網很大的困擾,不是不穩定,不是忙的談不了戀愛,更不是收入,而是面對許多新鮮的事情,我已經興奮不起來了。新上映的電影?國內的大公司有什么動向?哪家網紅店很火?什么段子很流行?對無時無刻不活在信息海洋里的互聯網人,這些似乎都已經成為了一個互聯網從業者司空見慣的東西。
但假如讓他少刷一會手機,少看幾次新聞App和朋友圈,對他來說是更可怕的刑罰。“我只要有一刻不刷手機,似乎就會被時代拋棄,被同行落下。”他放下刷朋友圈的手,對小互說出了這句話。
也正是工作的壓力,尤其是身處一線城市的90后互聯網人,996工作制讓加班成了家常便飯,內分泌失調、神經衰弱、腰間盤突出、甚至脫發開始困擾著他們,更別說失眠、飲食不規律、過勞肥等各種亞健康癥狀,健康堪憂。
第三、互聯網紅利消失
作為與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很多人都覺得90后享受了互聯網的滋潤,他們過的比80后要美好(究竟80后被稱為什么都趕上的一代,現在大多過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
的確,90后相比于80后,獲得9年義務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機會更多,他們也有更多的機會讀讀研深造、出國留學。但是他們卻面臨著極大的就業壓力。究竟,大學生滿大街都是,真的不像以前那么值錢了。
再加上,他們生于互聯網剛開始在國內興起的時代,當他們長大了,互聯網發展也已趨向成熟,所謂的互聯網紅利也在逐漸消失。所以,90后看似處在互聯網行業風口,可是實際上他們也錯失了一些互聯網紅利。“80后吃肉,85后喝湯,90后洗碗刷盤子。”這句話雖有點夸張,但也不免說明了一些問題。
不過對于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的90后來說,也不必因現有的問題而過于焦慮,究竟路還很長。曾經身上的年輕氣盛、特立獨行,會隨著知識的積累、閱歷的增加,而變的更加成熟和理性。曾經標新立異的那些夢想,不會隨著年歲的增加而消失,反而會逐漸照進現實。有夢想的人,永遠年少!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