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互聯網的下半場屬于產業互聯網。”
馬化騰認為,互聯網正在從提供資訊、搜索、電商、購物、社交等服務,逐漸轉變到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產業互聯網是未來全新的大領域,有很多想像空間。互聯網將全面滲透到產業價值鏈,并對其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環節進行改造升級,可以形成極其豐富的全新場景,極大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在產業互聯網潛移默化的發展進程中,“企業上云”已成為大多數企業的共識。而如何保障云上企業業務的連續性和可用性,成為業界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
根據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在遭遇災難的同時又沒有災難恢復計劃的企業中,將有超過60%的的企業在兩到三年后退出市場,而隨著企業對數據處理依靠程度的遞增,該比例還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IDC在全球范圍內,針對多個行業的中小型企業(員工數小于1000名)的調研顯示,近80%的公司預計每小時的停機成本至少在2萬美元以上,而超過20%的企業估算其每小時的停機成本至少為10萬美元。
目前,不管是對于云計算廠商,還是對于上云企業,高可用都已經成為業務架構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它通常是指通過技術手段,盡可能縮短因日常維護操作(計劃)和突發的故障(非計劃)所導致的停機時間,以提高業務的可用性。
以國內領先的云計算廠商騰訊云為例,騰訊云目前在高可用性方向做了諸多努力,無論是技術架構還是落地實踐都走在國內公有云廠商的前列。
具體來說,在客戶端引入騰訊云全球領先的接入層技術(云解析、httpdns和IP直連), 通過騰訊云智能調度系統,可以保證任意節點發生故障均能無縫切換到其他節點;針對外網接入,高達40+ BGP線路和跨區域容災能力,能夠第一時間對故障快速調度切換,防止骨干網故障;云內網絡通過跨區域數據中心互聯互通,形成雙環路保護。
很核心的云上服務器,騰訊云目前支持宕機遷移無感知,同時,云硬盤三副本存儲策略,可以消除單點故障;騰訊云中間件能夠實現跨區域集群,在保障數據正確的同時,減少業務感知;騰訊云數據庫支持實時熱備,讀寫分離,實現了同城多可用區、異地災備和兩地三中心,滿足跨地域容災金融級需求。
除了上述高可用保證之外,在很要害以及很主要的基礎設施層,騰訊云也具備高可用方案。比如,依托遍布全球五大洲25個地區的53個可用區,騰訊云為國內外用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助力業務飛速拓展。另外,部署全球的超1300+個加速節點,超過100T的帶寬儲備,能夠將服務內容分發到全網加速節點,支持千萬級用戶并發,有效解決跨運營商、跨地域高延遲訪問等問題。
對于越來越多的上云企業而言,除了選擇有高可用架構的云服務商之外,更要搭建符合自身業務特色的高可用架構,才是業務穩定性的重要保證。
以電商平臺為例,電商平臺由于自身的業務特性,需要應對節假日等流量高峰和高并發沖擊,其對高可用的需求更為強烈。在移動電商領域,每日優鮮是這個領域很典型的案例。作為致力于重構供給鏈,連接生鮮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領導電商,每日優鮮目前在北上廣深等10多個城市構筑了“城市分選中心+社區配送中心”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為全國數百萬客戶提供會員1小時送貨上門服務。

每日優鮮之前業務全部部署在單一云服務商之上,一旦出現網絡故障,將會導致業務全部中斷,沒有容災切換能力。騰訊云通過多云熱備部署,DNS應急切換,保障業務連續性,實現業務容災切換。雙云之間通過專線打通,實現雙線冗余,系統異常時,流量切入騰訊云,并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數據一致性。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業務部署在云上,故障已成為企業不得不重點關注的對象,采用高可用架構和方案因此成為企業運維人員必須思考的話題,除此之外,作為企業技術人員,如何保證企業業務和服務的穩定性,值得業界一起探索。

文章來源:未知

文章標題:產業互聯網時代,高可用方案成企業上云重要選擇
本文地址:
下一篇:物聯網和互聯網究竟有什么區別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