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GE發布白皮書《工業互聯網:打破聰明與機器的邊界》,首次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GE當時聲稱“互聯網能做更多的事情。通過智能機器間的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化學的限制,改變世界的運行方式”。
隨后,美國行業龍頭聯手組建了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將這一概念大力推廣開來。除了通用電氣這樣的制造業巨頭,加入該聯盟的還有IBM、思科、英特爾和AT&T等IT企業。
而這個詞近年來也頻頻出現在國務院和工信部的文件中,并在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中被明確提出要加快其建設進度。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工業互聯網及其相關概念股。
一、工業互聯網的三大架構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和核心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給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起來。
其優勢是幫助制造業拉長產業鏈,形成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從而提高效率,實現制造服務體系智能化。還有利于實現制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跨越發展,使工業經濟各種要素資源能夠高效共享。
因此,這主要需要兩方面的基礎:一方面是擁有各類工業生產資料,包括先進的工藝、材料、高素質人才和制造能力;另一方面是將設備、產品、客戶、業務流程、員工、訂單和信息系統連接而成的網絡,通過網絡采集數據并進行大數據分析,把結果用于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資源消耗。
工業互聯網由網絡、平臺和安全三大架構構成。
首先,網絡體系是構建工業互聯網的基礎,一方面在企業內實現人才、設備、原材料、資金等生產要素的連接和有效分配。
另一方面在整個工業系統中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如設計、研發到售后等環節)的深度互聯。
其次,平臺被認為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本質是一個操作系統,其功能類似于微軟的 Windows,由邊緣層、IaaS層、平臺層及應用層構成,向上提供APP開發接口、存儲計算及工具資源等支持,向下實現對各種軟硬件資源的接入、解析以及邊緣數據處理。
因此,平臺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實現海量數據的整理與分析。同時提供工業制造能力的標準化服務,提升工業知識生產、傳播、利用效率,并通過工業應用APP,實現用戶與APP之間的深度互聯。
很后是安全,主要涉及設備、網絡、控制、應用和數據五個方面的安全,這是工業互聯網健康運行的保障,抵御安全威脅。
國內外企業自2021年起紛紛發力工業互聯網平臺,搭建出“智能機器+云平臺+工業APP”的功能架構,整合自己的生態資源,加緊搶占工業大數據入口主導權,構建基于工業云的制造業生態。
行業參與者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類企業:
1、裝備和自動化企業,典型代表GE、西門子、ABB和利時等,優勢是原有工業的產品經驗和數據積累的深厚底蘊;
2、生產制造企業,自身產品及數據經驗以平臺為載體向外輸出服務,包括三一重工(樹根互聯)、海爾和航天科工等;
3、工業軟件企業,借助平臺數據匯聚與處理能力,典型代表未PTC、SAP、用友、東方國信、Oracle等;
4、信息通信企業,利用ICT 技術優勢向制造業進軍,包括IBM、微軟、華為、思科。
二、工業互聯網的相關政策
我國按照“三步走”的中長期規劃發展工業互利網:
2025年之前,主要進行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包括網絡、標識解析體系、平臺建設以及試點,并培育3-5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2035年之前,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達到全球領先的水平,應用深化并在優勢行業形成創新領先能力,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明顯;
本世紀中葉之前,工業互聯網打造成能夠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通用基礎設施,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前列。
因此,2021年的《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
見》中明確指出,2021-2020年這三年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起步階段,這三年重點是:
初步建成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初步構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初步形成各有側重、協同集聚發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初步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
2021年6月,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底,分期分批遴選10個左右跨行業跨領域平臺。推動30萬家以上工業企業上云,培育超過30萬個工業APP”。
2021年11月24日,工信部印發《關于印發“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的通知》,明確指出,到2022年,突破一批面向工業互聯網特定需求的5G要害技術,“5G+工業互聯網”的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
在此次疫情的背景下,3月4日,工業互聯網成為國內“新基建”投入的重點,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對平臺建設的扶持力度有望加強。
我國于2021年2月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有超過500家成員單位,分別來自輕工行業、高端裝備、鋼鐵行業、電子信息、工程機械五個核心垂直細分行業。
2021年12月4日,工信部首次發布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推薦供給商,其中有7家 公司:用友網絡、樹根互聯(三一重工)、機器人、寶信軟件、三豐智能、華中數控、勁勝智能。
值得一提的是,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很新統計,目前全國各類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總計已有數百家之多,平均工業設備連接數近60萬臺/套,并孵化出了一批新型工業APP。
2021年8月,工信部曾確定重點推動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示范項目的入選名單,共10家企業入圍,包括海爾COSMO Plat、東方國信Cloudiip、用友精智、樹根互聯根云、航天云網INDICS、浪潮云In-Cloud、華為Fusion Plant、富士康BEACON、阿里supET和徐工信息漢云。
這些企業及平臺都是國內工業互聯網企業的代表,由于平臺一般可以跨行業、跨領
域使用,未來全面推廣潛力比較大,競爭力強。
2020年2月21日,中共中心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到要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等產業發展。
4天后,工信部公布了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工業互聯網各類項目共有81個。其中網絡方向包括29個項目,平臺方向包括35個項目,安全方向包括17個項目。
三、概念股梳理及“吾股大數據”評分
限于篇幅,風云君把概念股中吾股大數據年報評分及全市場排名較低的股票剔除,只保留評分相對良好的股票,共41只股票,其中不乏制造業巨頭。
注重:2021年歸母凈利潤采用業績快報數據,假如未出業績快報,采用業績預告的歸母凈利潤下限以及歸母凈利潤變動幅度。
四、工業互聯網市場分析
通達信的工業互聯指數近期表現不俗,從2021年10月19日的低點638.87點拉升至2020年3月9日的1294.58點,漲幅達99.13%,超越同期創業板的73.69%。
很近兩個月的漲幅為17.55%,好于同期創業板的12.37%,且出現成交量快速放大的情況,表明越來越多資金關注并流入這個板塊。
同期,上述41只概念股的平均漲幅為11.6%,中位數漲幅為7.73%。
工業互聯網是制造業的一次革命,國內幾家制造業巨頭自然不會缺席。
以總市值計算,上述有4家千億市值的制造業巨頭:美的集團(000333.SZ)、格力電器(000651.SZ)、工業富聯(601138.SH)和海爾智家(600690.SH)。


如果您覺得 新一輪革命風口上的工業互聯網附概念股及吾股評分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5203.html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