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急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的浪潮,這些生于“ 70 前”的中老年人,要么端起老花鏡,鳩拙地學習并迎合年輕人的交流方式;要么就在困惑不解,甚至在憤怒的情緒中,把本身困在“信息繭房”里直到終老。
刺猬公社 | 卜楓
在老崔第 8 天線貓SEO軟件撥打某共享單車的客戶辦事熱線前,他的女兒比客服人員更早地“瓦解”了。

“老舊”的IPhone4 手機系統,早已不能更新系統,,但很多新上線的App需要至少IOS7 以上的系統支持。老崔想讓妻子跟本身一起騎小黃車“搶紅包”,還能省下好幾元的公交車錢,但客服人員給出“從微信端登陸”的建議,并不能解決問題。
看著爸媽佝僂著腰,舉著手機鏡頭掃二維碼卻毫無反應時焦慮的樣子,女兒沐楠挺心疼。趁著五一假期回家,她給媽媽買了OPPO R9 拍照手機,夫妻倆終于能一起騎共享單車了。
聽說,他們靠著0.45、0.95、2. 23 的紅包,已經攢出了 290 多元。“除了付過幾元錢,都是參加免費騎行活動,賺的紅包夠押金回本了。”老崔喜滋滋地說。
中老年人的移動互聯網生活,遠比你想象的豐富。
“ 70 前”的移動互聯網征途
沐楠說,她清楚記得 2020 年春節,她教爸爸一起對著春節聯歡晚會的電視屏幕“搖一搖”,當天央視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達 110 億天線貓SEO軟件,峰值達8. 1 億天線貓SEO軟件/天線貓SEO軟件鐘,紅包總金額 5 億元,父女倆一共搶了 6 塊錢。
“那會兒我爸沒綁定銀行卡,錢還提不出來。我告訴他放在微信零錢包里就行。”
比及 2021 年,老崔已經開通了支付寶、微信支付,還能跟她一起集“敬業福”了,爺倆換來換去,勉強湊出了一套福字。
更讓她驚異的是 2021 年春節,全家老少都迷上了在微信群里搶紅包。喜歡在“家族群”里曬娃的大爺、喜歡曬旅行的三姑、酷愛分享心靈雞湯的二姑夫,第一天線貓SEO軟件在“發紅包”活動中,跟家里的青年一代、孫輩孩子們,達成了從思想層面到行動層面的“大一統”。
在沐楠的記憶里,家中二三十位親朋長輩們的平均年齡在 60 歲以上,會使用智能手機連接網絡的人不超過 3 個,能順暢使用拼音鍵盤打字的只有很年輕的老爸。媽媽好幾天線貓SEO軟件搬來字典想學習,都半途放棄,她還自嘲說,像她這種不會用電腦、手機的人,就是新時代的“文盲”。
電腦在家里擺了近 20 年,但崔媽媽不會用鍵盤,也控制不住鼠標箭頭,在她看來電腦尤其復雜,是個碰一下就可能黑屏瓦解,害她跟丈夫吵架的“按時炸彈”。iPad就簡單多了,想看哪個電視劇,手指一點就可以了。她學會了調節音量,開機與鎖屏,這些技能可以無縫銜接到智能手機上。
在老崔的指導下,她學會了微信拍照、發紅包、以及解鎖小黃車。
以前,她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廣場舞大媽,但互聯網經濟的“風口”一來就紛歧樣了。
2020 年初,創投圈掀起廣場舞投資熱潮時,幾十家廣場舞創業公司帶著各種App搶占“千億級”市場,鼓勵廣場舞大媽們注冊加入“組織”,她們極度樂于不雅觀看教學視頻,分享現場錄像。當時就有“得大媽者得天下”的說法。
(百度搜索相關頁)
僅在本年春節前后,經老崔保舉或直接資助購買給中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機,就有接近 20 部。他總是耐心教學、幫代支付、有問必答,直到把身邊的親友也培養成打車軟件、共享單車、淘寶團購、內容付費的“高齡”用戶。
老崔說,算上子女贈予或手機更新換代,將舊手機送給父母使用的情況,目前智能手機在“ 70 前”中老年群體中的普及程度,已極為可不雅觀,“據我不雅觀察,四面 50 歲以上人群使用智能手機的比例至少達到70%以上,并且是在近一兩年內迅速增長的。”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