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來,Uber用戶增長負責人Andrew Chen在個人博客上頒發文章稱,如今,移動互聯網產品已經越來越難實現用戶增長,,原因就在于,我們當下所處的技術增長周期即將結束。那么,這對創業公司來說,又有怎樣的啟示?
本文要探討的趨勢包孕:
平臺固化
付費獲客渠道接近飽和

廣告遭到無視
高級工具降低運營門檻
競爭對手變得更加靈敏
從對抗“無聊時段”到對抗谷歌(微博)/Facebook
似乎是忽然之間,創業者和投資者紛紛開始進軍一些新的領域——基因學,垂直起降的飛行汽車、加密貨幣、AI、物聯網等,試圖尋找新的機會,要理解這種現象,熟悉到上文所說的趨勢就很有須要。終究,假如你在現有的市場上無法獲得增長,那么你就需要迅速進軍新的市場,正如格拉德說的那樣:
在一個周期的尾部,技術市場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特點:獲得融資的初創公司的類型快速出現了多樣化。例如,在 90 年代后期互聯網主流市場(谷歌、雅虎、eBay、PayPal)大發作之后,2000- 2001 年忽然出現了多樣化趨勢,人們開始向P2P和移動設備領域投資,然后在 2002 年、 2003 年,人們開始關注清潔技術、納米技術等等,從創業投資回報的角度來說,這些行業很終是失敗了。
納米技術、清潔技術屬于上一個周期,現在我們要談論下一個周期。

一、平臺固化
與網頁比擬,谷歌/蘋果對應用程序的雙重壟斷顯得更加集中、更為封閉,也更加缺少豐富性(從增長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移動領域更加難以進入。 應用商店的功能似乎是一個排行榜,提供一些必裝應用,保舉一些精選應用,而這一切都在鞭策移動生態系統的“贏家通吃”特征。
這也難怪這些年來應用商店里的排行榜已經出現僵化, Facebook和谷歌現在已經控制了移動生態系統中Top10 中的多個席位:
假如你想推出一款新應用,你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而陪同著增長機會的減少,付費獲客的渠道也變得飽和起來。
二、付費獲客渠道接近飽和
假如你能找到具有較高投資回報率的待開發受眾群體,那么付費獲客仍然是一個有用的方法。但是,這種做法只有在成本不增加,同一個廣告資源沒有太多競爭的時候才行得通。可惜的是,現在這種好事已經不存在了。
讓我們來看看Facebook過去幾年中, 日活躍用戶(DAU)的平均營收是怎樣增加的:
當然,驅動這種增長的因素有很多,好比相關性、針對性等等,但其中一個要害原因是:在Facebook上打廣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
在 2021 年,Facebook平臺上的廣告主超過 500 萬,而 2021 年第三季度是 400 萬, 2020 年是 200 萬。在 2021 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中,Facebook告訴投資者,盡管與 2021 年比擬, 2021 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出現了大幅增長,但它預計廣告收入將接近飽和點。
目前,Facebook的用戶為 20 億,同比增長率為17%。它是否能提供更多廣告投放機會,取決于用戶群體是否能夠繼續增加,或用戶是否能在Facebook上花費更多時間。
三、廣告遭到無視
互聯網用戶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如今,大多數邀請系統的價值和效果都遠不如 10 年前(Dropbox的邀請系統剛剛出現時效果真是神奇),用戶不但會無視廣告,并且對邀請機制和病毒式傳播也往往熟視無睹。
在“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很新的互聯網趨勢陳訴中,她體現,一些國家有1/ 3 的人在使用廣告屏蔽功能,并且不久之后,廣告就會無法觸及多達 6 億的月活躍用戶(MAU):
來源: 2021 互聯網女皇陳訴
這是 2021 年版的“劣質點擊定律”。我曾在幾年前提出了“劣質點擊定律”,當時,郵件營銷的點擊率就已經出現下降:
而傳統橫幅廣告的點擊率也越來越接近于零:
這些趨勢令人不安,這說明某些渠道的用戶參與度越來越低,而我們還沒有發現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渠道來替代它們。
四、高級工具降低運營門檻
廣告越來越多的同時,Mixpanel、Leanplum、Optimizely等工具的使用也變得越來越遍及,這就縮小了各家公司在數據驅動方面的差距。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