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IP:從人格構建到傳遞價值
當大姨媽遇上E 罩杯,淘寶店主張大奕就與粉絲產生了化學反應。一場4 小時的淘寶直播,42.1 萬人圍觀,100 萬個點贊,成交額約2000 萬元。
當黎貝卡邂逅故宮貓,400 件珠寶在20 分鐘內售罄,銷售額22 萬元。甚至出現了100 件“趣味搭配項鏈”被一秒搶光的奇跡。這批珠寶在20 天內緊急追加了3000 件訂單,銷售額超過200 萬元。
當同道大叔觸碰摩羯座,從很開始的純漫畫拓展到以星座為主題的短視頻、書籍、話劇、實體店、嘉年華和周邊產品。同道大叔已經成為“星座”的代名詞,帶著3000 萬粉絲一同打造著星座帝國,從而實現了1.78 億元的交易套現。
……
在我們面對這樣的商業現實,尚在贊嘆并在求索答案的時候,個人IP 正推動著商業模式經歷著新一輪的重構,并且成為影響消費的主要能量。
究竟什么是個人IP ? IP 的傳統理解是intellectual property,也就是知識產權,代表著智力勞動者對成果的專有權,可以理解為著作權、商標、專利等?;ヂ摼W時代,IP 有了更深層次的含義,這里所說的“個人IP”,是指構建在人格、信任、思想之上的個人圖騰,它自帶流量、傳播有價值的內容、可形成有認可度的用戶聚集體,并可以裂變式傳播。具體而言,個人IP 是單體人格的互聯網化,以小眾對人格的認可為基石產生的一種可被高度識別的符號。狹義上,個人IP 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網紅。廣義上,網紅僅是個人IP 的一種表現形態。

聚美優品的CEO 陳歐“為自己代言”,讓消費者因為陳歐的魅力成為聚美優品的粉絲,陳歐就是個人IP。格力電器的董明珠從與雷軍的10 億賭局開始被公眾關注和討論,塑造了有人格魅力的董姐形象,她也是個人IP。在2021 年火起來的papi 醬,也是個人IP。
個人IP 的出現,賦予了消費更多的溫度和含義。對于張大奕,與其說粉絲們消費的是對衣服和美的追求,不如說是對店主生活態度的認同;對于黎貝卡,“買神”帶領90 萬粉絲一起買買買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構建在她身上的信任和她對產品的人格化背書;對于同道大叔,由于星座占據了用戶以某種情感為中心的心智資源,同道也就突破了產品的物理限制,具備了跨界的能力,帶來更加多彩的商業可能。

工業化的發展,造成了供給鏈端的供大于求。信息化和生產技術的發展,造成了產品的性能過度和功能趨同。當信息量爆炸造成了注重力的稀缺,冰冷的信息陳列帶來了注重力的迷失,客戶流量已經不是產生銷售額的優選理由。我們需要一種工具來進行連接,不但連接個體,還聯通前端的流量與后端的消費。
在傳統的商業手段面對“客戶流量”與“購買行為”的連接措手不及時,個人IP 為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從傳遞信息進化為傳播價值。

影響力:從內容傳播到信任背書
一家普普通通的淘寶店鋪在14 小時內賣出了6400 件鲅魚餃子。淘寶二樓播出的“一千零一夜”,讓消費者通過《鲅魚水餃》這樣的視頻體驗,成功找到了一個美食旅行很有效、很直接的橋梁,同時也被激發出對美食背后故事和價值觀的關注愛好。當故事好看,東西好吃,美食也就不難以感知。這來源于個人IP 的內容力量。
靠會員招募,24小時入賬800萬元!售圖書禮包,90分鐘內售出了8000套,每套單價499元!羅振宇有種、有料、有趣,“羅輯思維”在知識中尋找見識。這來源于個人IP的社群力量。
作為球員,他踢進了中國人在英超的首粒進球,在曼城俱樂部效力6 年,入選英格蘭足球名人堂。作為網紅,他創辦了嗨球科技,掀起了中國足球圈罕見的一波齊心協力,現役國腳、中超球員、世界冠軍、體育明星、資深體育媒體人、職業俱樂部、潮流運動資深玩家悉數入駐,在社交網絡上為“秒嗨”站臺,瞬間到了注冊用戶50 萬 ,月活用戶3 萬 的水平。他就是孫繼海,這源于個人IP 勢能的裂變。
好妹妹樂隊,這個“十八線藝人”組合直接把演唱會開到了北京工人體育場,成為第一個登上工體的獨立音樂人。而之前內地藝人在工體開過演唱會的只有零點樂隊、汪峰和鳳凰傳奇。這是好妹妹8000 名粉絲的動能,他們不但用自己的力量實現了偶像的夢想,還使4 萬張門票在演唱會前半個月銷售一空。這來源于個人IP 的參與感。
……
個人IP 已經形成了影響力的產業鏈,在各個環節迸發著熱度,升華著電商、粉絲的方方面面。在垂直整合的產業鏈中,個人IP 以內容為載體傳遞著自己的感召力,聚集粉絲成為社群。在IP 勢能的推動下進行裂變式擴張,以參與感滿足了用戶對“精神消費”的需求。由于情感認可形成信任,構建消費場景和購買依據,帶動自發購買。以占據粉絲心智中的特定區域來形成強關系和聯想,進化為品牌,進而激發商業影響力。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