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頂部
關閉軟件導航
位置:首頁 > 資訊 > 電商資訊>互聯網醫療站上風口兩大痛點卻難根除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文丨鋅刻度,作者丨陳鄧新,編輯丨高智

  疫情之下,互聯網醫療平臺的一舉一動備受資本市場矚目。

  日前,外媒透露知名互聯網醫療平臺微醫擬在中國香港市場IPO,融資規模為10億美元, 預估目標為100億美元,且已聘請友邦保險集團前區域CEO蔡強為新任CFO首席財務官(CFO),負責此次赴港IPO事宜。

互聯網醫療站上風口兩大痛點卻難根除1

  據“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顯示,微醫創立于2021年創立,原名為掛號網,初衷是通過在線手段解決掛號難的痛點,已進行了七輪融資,第七輪為Pre-IPO,融資完成之后估值高達55億美元。

  對外界傳聞,微醫公開表示:“未予置評”。

  尤其時期,互聯網醫療迎來需求井噴,爆發似乎已不可阻擋,然而互聯網醫療行業依然面臨痛點:商業模式難以盈利、醫生互動度如何提升。

  當前,互聯網醫療拐點與痛點并存。

  “早就知道可以網絡問醫,不過從來未用過,現在感覺真香。”盧甸樺告訴鋅刻度。

  盡管作為互聯網從業者,對新鮮事物接受程度較高,在2020年之前盧甸樺對互聯網醫療并不感冒:“感冒咳嗽這種小病就在藥房買點藥吃了就好了,大病直接去三甲醫院更放心。”

  事實上,互聯網醫療誕生超過10年,雖然備受推崇,但普及率并不高,據衛健委數據顯示,互聯網醫療滲透率從2009年的0.52%上升到2021年0.85%,提高不過0.33%。

  而在知乎上,同意有不少關于互聯網醫療的疑慮,譬如“微醫這類APP的在線問診真的都是醫生本人解答的嗎?”“微醫軟件上面的咨詢平臺,那些三甲醫院里的名醫咨詢靠譜嗎?”

  當“黑天鵝”來襲之后,盧甸樺的態度來個180度大轉彎:“說實話,很初心里有點慌,大年初六那天無故咳嗽一兩下就緊張的不得了,懷疑是不是生病了,又不敢去醫院,只好在線求助醫生。”

  彼時,互聯網醫療平臺紛紛推出抗“疫”專頁,用戶數量呈現倍數級增長:疫情期間,微醫疫情專區在很高峰單日訪問量翻10倍,平安好醫生APP新注冊用戶量增長10倍等。

  好在很后是虛驚一場,就是暖氣太足導致咽喉癢從而誘發了咳嗽,至此網上問診、無接觸購藥正式走入盧甸樺的生活:“其實相等于多了一個‘家庭醫生’,有問題可以隨時問,再也不用慌了。”

  與之對應的是,成千上萬的醫生也涌入互聯網醫療平臺。

  西南某重鎮三甲醫院主治醫師李秋告訴鋅刻度,之前朋友邀請其注冊在線問診的賬號,但平時工作,上線的次數不多,這段時間線下病人驟降,有大量時間上網幫助網友:“線上問答大家都很和氣氣的,工作狀態也輕松多了,成就感爆棚。”

  李秋表示,身邊的醫生同仁多數對在線問診持歡迎的態度。

  流量猛增之外,還獲得政策青睞。2020年2月4日、2月7日、3月2日,連續收獲鼓勵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政策利好,譬如3月2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健委發文,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換而言之就是網上看病也可以醫保報銷了。

  微醫創始人廖杰遠認為,互聯網醫療已站上風口:“全社會確確實實地第一次對互聯網醫療真正形成了一致的共識。”

  于是,趁熱打鐵,微醫迫不及待謀求 。

  事實上,互聯網醫療賽道大玩家都渴望登錄資本市場獲得助力,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已經在資本市場拔得頭籌,微醫不得不加快追趕的步伐。

  大樹底下好乘涼,微醫深諳此道。

  2021年騰訊入股提供了充沛的資金支持,而微信提供了流量入口的支持,形成一站式服務,于是開啟了高舉高打、業務高速擴張之路。

  然而,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譬如治理制度跟不上、戰略規劃過于理想。有微醫離職員工爆料,公司業務線繁雜,人員規模膨脹,然而治理水準并未及時跟上,為內部腐敗提供了溫床,而有媒體報道微醫于2021年上線了廉政微醫微信公眾號,側面印證了這個說法。

  至于戰略規劃,微醫曾計劃在2020年底建立起5000個專家團隊,到2021年底簽約100萬基層醫生,這個計劃至今也未實現。

  2021年廖杰遠在一次演講中坦承提到:“我們在原來業務摸索的過程中積累了虛胖,因為不確定哪個業務對,哪個業務不對,在摸索的過程中很難做績效。現在回過頭去看,有些業務其實是可以不需要的。”

  “假如沒有巨頭站臺、沒有風投源源不斷的支持,犯一次錯就可能掉隊了。”一名互聯網資深觀察人士告訴鋅刻度。

  互聯網醫療賽道,是巨頭必爭之地。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醫療健康領域共計發生投融資事件374筆,規模高達502億元,融資規模排名前四的公司中有三家背靠互聯網巨頭,京東健康、阿里健康、企鵝杏仁分別對應京東、阿里和騰訊。

  而賽道上知名玩家,背后都有巨頭的影子,譬如騰訊投資了微醫、丁香醫生與好大夫,搜狗入股了春雨醫生。

  隨著早期玩家逐步退出,賽道頭部玩家凸顯,個個都有背景,競爭進入了下半場,更為考驗商業模式。

  一名風投人士表示:“微醫、好大夫等更為側重互聯網問診,重點打造互聯網醫院;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側重藥品電商,充分發揮了集團優勢;丁香園等更擅長醫療科普;平安好醫生等擅長與醫療保險的融合。”

  盡管商業模式各有不同,但都無法回避盈利難等痛點。

  平安好醫生2021年年報顯示,全年營業收入為50.65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為33.38億元,虧損為7.34億元,上年同期虧損9.12億元;阿里健康2021年中報顯示,虧損額度從去年同期的9000萬元,縮減91.5%至760萬元。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互聯網醫療虧損是普遍現象:預約線掛很受用戶青睞,但這個業務不能收費,其實沒有實質收益;在線問診的費用、在線賣藥雖然流水不錯,但大頭都要分出去,剩下的也難以完全覆蓋運營成本;收取醫療企業服務費、賣保險有賺頭,但營收占比不高。

  現階段砸錢培養用戶習慣,未來能否換取長期盈利,仍有待觀察。

  而要培養用戶習慣,醫生互動度提升尤為要害,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近日透露,丁香園現有醫生用戶存量為200多萬,但實際參與在線問診的醫生數量僅有1.5萬多人:“比例不到1%”。

  在后疫情時代,之前涌入互聯網醫療平臺的優質醫生如何保持熱情,考驗著平臺的聰明與能力。

  一個思路是依靠AI,春雨醫生品牌負責人譚萬能曾表示:“人工智能作為一種創新技術,將是改善醫療領域供給不足的重要方向。”

互聯網醫療站上風口兩大痛點卻難根除2

  阿里健康與阿里云共建醫療人工智能系統“ET 醫療大腦”,整合內部資源攜手開拓市場,并于2021年啟動面向醫療AI行業的第三方人工智能開放平臺,首批12家醫療AI公司入駐;百度也押寶醫療AI,已發布AI眼底篩查一體機、智能分導診、CDSS輔助診斷系統3款醫療AI產品;騰訊推出了醫療AI產品“騰訊覓影”,可對700多種疾病風險進行自動識別與猜測;微醫則在市、縣這一級,推出“AI+專科專病診療”的方案。

  毋庸置疑的是,互聯網醫療打開了通向春天的那扇大門,倘若解決了盈利難與優質醫生稀缺這兩大痛點,越過高山、走到繁花深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注: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的盧甸樺、李秋均為化名。

如果您覺得 互聯網醫療站上風口兩大痛點卻難根除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4158.html
解放雙手無盡可能,有問題添加天線貓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牛牛 | 永久免费AV无码国产网站|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怡春院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 免费a级毛片无码a∨蜜芽试看 |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 免费无码A片一区二三区|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