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不適。目前信息生產力還未很大限度的發揮作用,主要是受到了原有基于“工業經濟”的生產關系的束縛,具體體現在制度安排上的落后。比如:沒有促進信息(數據)的流動與共享的政策;只有IT投資預算制度,沒有購買云服務的財政支持制度;再比如,互聯網金融監管方面,不能適應技術發展的需要等等。
觀念落伍。目前我國的傳統產業存在較為嚴重的觀念固化的現象,具體體現在因襲原有的信息化老路,對云計算、大數據等基礎設施服務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應用,也沒有適應消費者作為主導的商業格局的轉變。
基礎設施滯后。與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持續進步相比,寬帶、現代物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城鄉、中西部的“數字鴻溝”嚴重制約信息經濟的深入普及、應用。
技術創新體系陳舊。當前我國的技術創新體系,仍然倚重傳統的高校、科研機構及國有企業,相關的產業扶持資金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一些依靠補貼的企業創新動力不足、技術進步效果不佳。
小微企業環境欠佳、經濟活力不足。盡管小微企業在解決就業、促進創新和經濟增長上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政府扶持措施仍難落地,體現為對小企業重視不足,更多的扶持政策還是落在“中型企業”上。在國家經濟“降速轉型”形勢下,“大眾創新”愈發受到重視,而承擔“大眾創新”的主體正是小微企業。

如果您覺得 當前我國互聯網+存在哪些問題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4150.html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