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國,,seo快速排名軟件,網站seo優化軟件,百度seo優化軟件,手機付款已經成為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存在。從星級酒店、連鎖餐廳到路邊飯館或者煎餅攤都會看到二維碼或者掃碼機。
現在就連上門收快遞的快遞員,也會問上一句“您是微信還是支付寶支付?”
信用卡在中國二十多年一直都沒能走出少數消費場所。手機支付卻在兩年時間成為幾乎與現金同樣普及的支付工具。
2015 年春節,靠著紅包活動,微信支付綁定了 2 億張銀行卡。但它和支付寶變成線下支付的標準不只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家公司的事。
它們的普及離不開柜臺上套著硬塑料等你掃的二維碼、或者店員拿來掃你手機的支付機器。
微信、支付寶讓人們把銀行卡跟手機綁在了一起,但真正讓手機支付成為日常的,是這些機器。
這些設備大多來自哆啦寶、錢方、客來樂、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它們基本都同時支持微信或者支付寶付款,不少也能從京東、QQ 錢包和百度糯米收到錢。
參與者能分到手續費,但不多
微信和支付寶自己就面向商戶開放專門的支付二維碼,費率分別是 0.6% 和 0.55%,但比起服務商提供的費率來說它的收費還是太高,而且不能支持一個二維碼完成多個支付 App 的支付,所以商戶們更多的還是選擇服務商提供的服務。
大部分服務商向商戶收取的手續費率只有 0.38%,極個別服務商會向商戶收取 0.6% 的手續費。這意味著用戶每支付 1000 元,商家就要分出 3.8 元。服務商收到錢之后,需要分 0.2% 給支付寶,剩下的 0.18% 才是它自己的。
上一篇:中國經驗能否助阿里在印度站穩腳跟
下一篇:假貨不徹底消滅馬云也不能安心
如果您覺得 手機付款全面后又給自己帶來哪些生意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3295.html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