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的農村戰略經過幾年試驗,目前都開始關注于“自生態”,網站排名優化軟件,網站關鍵詞優化軟件,不管是農村淘寶從三網到三個中心的轉型,還是蘇寧推行的“五當”模式,抑或淘實惠的“自生態”,都開始關注“供應商、銷售商與消費者的本地化良性循環”。越來越多的縣域決策者也意識到,如果不將GDP、就業與稅收等留在當地,電子商務就達不到更好推動本地經濟良好發展的目標。但是,電商原生態建設說易行難,期待新的一年能夠有地方取得突破性進展。 3.>>>品牌化<<< 前幾年全國各地都在推進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部分省域如山東、吉林等地上升為全省戰略,將品牌化建設作為現代農業,也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新經濟核心抓手。預期新的一年里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熱度將持續,但公用品牌的產業應用與營銷推廣,論壇博客群發、關鍵詞插入、信息采集、將是縣域政府決策者關注的重點,尤其是部分已經推出區域公用品牌的縣域,如何將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落到實處,實實在在服務于產業與企業,將成為這項工程的重中之重。 4.>>>農村供應鏈<<<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縣鄉村的區域電商服務體系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建設中。除了大型平臺電商外,各地都涌現了一些致力于農村電商渠道建設的典型。不管是“工業品下鄉”,還是“農產品進城”,都開始面臨農村供應鏈再造的問題。顯然,服務站點的建設,只是農村電商的硬件與通路,拿什么產品與服務在這上面跑?“農民辦事不出村”作為電子政務項目,已經在全國幾十個縣域得到落實,運營方就坦承,這套軟件就預留了十幾個可能商業化的“端口”。供銷社系統除了全國的大平臺外,各地也都在摸索更具本地特色的“解決方案”。包括淘實惠、樂村淘、趕街等在內,怎么樣才能找到更高效、性價比更高的供應鏈與其對接,恐怕也是有些農村電商下一步良性發展的關鍵所在。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