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打法在過去行之有效,但在流量越來越貴,平臺生態越來越飽和的今天,純粹的流量采購已經行不通了, 平臺會將流量的溢價轉嫁到商家,在這種壓力之下,商家會選擇出走,選擇流量成本低的地方,比如微信公眾號,微商等渠道進行銷售。
訂閱制的核心在于,它不是純粹流量導向的,而是匹配導向的,匹配效率越高,他的收益越高,而這種算法的精準度到達一定程度,也可以向上游或是商家進行議價,比如現在有兩百多家服裝品牌與stitch fix合作,其中有六家是專門為其服務的,衣服均價為55美元,在中國,垂衣的合作商家也超過400家。這就要他談到我下面要說的第三個觀點,議價權。
黃錚在他公眾號文章《把資本主義倒過來》提到一種反向資本主義的想法:假設有1000個人想在夏天買羽絨衣,他們一起寫了一個聯名的訂單給到一個生產廠商,seo點擊軟件,seo優化軟件,seo網站優化軟件,百度seo點擊軟件,seo推廣軟件,seo快速排名軟件,網站seo優化軟件,并愿意按照去年價格的10%作為定金,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這樣的情況下,廠商是愿意給出30%折扣的,因為工廠從他們的訂單中能獲得原來不具有的確定性,從而能轉化為原料、生產環節的確定性。甚至可以售賣這種確定性給上游和廠商來進一步降低成本。
這種邏輯完全行得通,美國有一家電商平臺叫Brandless,號稱美國版拼多多,所有東西都3元。但其實品質是接近無印良品的,它的模式在于,完全剔除了廣告和營銷費用,而將省下的成本讓利給消費者。
在Brandless上,只有一種牙刷,只有一種牙膏,質量很好,但沒有貼牌,因為傳統的快消產品,50%以上的費用都放到營銷上,像化妝品這種品類,研發成本只占到總成本的5%不到,其他都是渠道和營銷成本。
本質上來說,訂閱制電商的內核和黃錚的想法如出一轍,通過對市場需求的確定性判斷來換取進一步的溢價,從而降低成本和損耗。換句話說,品牌與商家不需要再通過大平臺的流量漏斗才能篩選出自己的目標受眾,而可以借助精準的算法從一個相對沒那么大的用戶池里更高效的找到自己的目標用戶。
上一篇:農業和新零售的新模式是什么?
下一篇:騰訊為什么牽手鋼網
如果您覺得 電商的的下一個未來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3042.html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