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圈曾流傳這樣一句話:阿里的人才很難挖,能留下的都是死忠粉,不認同的早跑了。這句話并非毫無根據。
2021年,脈脈數據研究院對31家國內知名IT互聯網及電子通信公司員工平均工齡進行了統計。數據顯示,“BAT”三家中,員工平均在職時間很長的是阿里巴巴,2.47年;其次是騰訊,2.28年;百度則為2.19年。其中,螞蟻金服技術崗員工流失率不到5%,低于行業平均值。
找到合適的人才,然后留住他們,在這方面阿里巴巴沒少下功夫。
2020年,阿里巴巴提出新的人才戰略——“非凡人平常心做非凡事”。什么是“非凡人”?在阿里巴巴,“非凡人”需要具備的特質有4點:聰明、樂觀、皮實、自省。
阿里巴巴創始人之一、前首席人才官彭蕾對這些特質做過專門的闡釋。
聰明,即“專業的能力和開放的思維,智商與情商都高”;
皮實,即“經得起折騰,棒殺和捧殺都沒關系,能抗壓、不驕傲”;
樂觀是指“充分客觀理性了解當下真實情況之后仍布滿好奇心和樂趣,愛折騰”;
自省則是“經常反省自身,建議采用團隊復查的方式,不自大傲慢”。

阿里巴巴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全球負責人陳蓉介紹,這幾個特質成為HR團隊在招聘過程中選人的精髓。
阿里巴巴在福利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一直提倡有溫度的福利。陳蓉尤其介紹了阿里巴巴為年輕人量身定制的一整套福利方案。這些計劃的實施有效緩解了年輕員工的生活壓力。
同時,阿里巴巴還推出“康乃馨”關愛父母計劃、“iHelp蒲公英計劃”“iHope彩虹計劃”等等,一系列福利方案的推出,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和企業的凝聚力,“把員工和組織連接在一起了”。
事實上,關心員工就是關心企業。按照國際上普遍認同的定義,所謂企業社會責任,就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對社會的責任,改善提升員工的生活品質,讓員工生活得更體面、更有尊嚴,更能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
不僅為在職員工提供優厚的薪酬福利待遇,對已經離職的員工,阿里巴巴同樣給予關懷。
阿里的同事間互稱同學,而從阿里離職,被稱為畢業。阿里給離職員工定期組織聚會,稱為阿里校友會。雖然校友們畢業離開了阿里,但是阿里仍然為他們保留工號和花名。
(摘自《領導文萃》2020年2月下)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