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正式發布《中國企業電商化采購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企業電商化采購市場規模約為3600億元,同比增速達80%。其中,從采購物資類型看,企業對消費通用型產品和服務的采購電商化交易額超過1500億元,增速達62%;從采購平臺看,綜合型平臺大于垂直型平臺,交易額已經接近2000億元,復合增長率83%。《報告》認為,企業電商化采購將成為互聯網巨頭由個人消費市場進入企業消費市場的“超級入口”。
B2B電子商務進入“全流程時代”
當前,數字經濟時代加快到來,產業互聯網強勢崛起。企業電商化采購一端鏈接豐富的互聯網技術資源,一端鏈接企業內部復雜的供給鏈治理系統,成為連接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兩大市場的通道。《報告》指出,一種由采購行為驅動、數據和技術賦能、供給鏈協同而實現的全流程在線化B2B電子商務模式正在鋪開。這一模式源于采購又賦能采購,一站式地在線上完成企業采購治理從供給商匹配、下單、審批、執行,到后續的交付、結算等全部過程,極大促進企業降本增效,成為推動傳統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切入點。
“電商化采購的實現,使面向所有企業級用戶的全流程在線交易成為現實。B2B電子商務在經歷了以信息匯聚為主的黃頁時代、以撮合交易為主的2.0階段,以及以寄售和代買為主要形式的3.0階段之后,到了徹底改變企業生產經營方式、改變產業游戲規則的新階段。在全流程化后,B2B電子商務將迎來真正高速增長。”報告發布方之一、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告訴記者。
《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企業電商化采購市場規模約為3600億元,同比增速高達80%。作為其中的先導領域,企業對消費通用型產品和服務的采購電商化交易額超過1500億元,增長率達到62%,遠遠高于傳統B2B交易20%左右的增長率,也遠超網絡零售的增長速度。《報告》認為,未來幾年,隨著企業電商化采購平臺模式及相關服務生態的進一步成熟,逐步突破發展瓶頸,企業電商化采購交易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到“十三五”末期有望超過萬億元。
企業電商化采購成為數字經濟“新引擎”
電商化采購對企業發展意義重大,是企業消費的一次重大升級。《報告》顯示,企業電商化采購能夠使大型企業的分散采購集中化、復雜流程集成化、采購過程透明化、采購全流程可控化,很終使企業采購綜合成本降低15%-20%,采購業務效率提高60%以上;能為中小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升其議價能力、采購效率和信息化能力。《報告》認為,企業電商化采購是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力,是支持民營經濟及中小企業發展的抓手,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企業對目前電商化采購滿足度較高。《報告》顯示,當前采購企業對電商化采購的采購效率提升很為滿足,滿足度高達100%;對服務滿足度較高,其中物流配送服務很為滿足,滿足度也達100%;此外對電商化采購所帶來的成本下降、工作便利性、采購合規性等都有較高的認可度。
圖1:采購企業認為當前企業電商化采購為用戶帶來的明顯益處

《報告》認為,企業電商化采購的未來發展有巨大的想象空間,企業電商化采購需要提供更多的企業專屬化服務,將企業電商化采購供給鏈從當前的網絡零售供給鏈中區分出來,并促進其獨立發展,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電商平臺巨頭之爭已經上演

《報告》顯示,伴隨我國網絡零售20年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巨頭已經成為連接上萬家供給商與第三方服務商的網絡協同供給商,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實現數字化自動分單、拆單、對應,企業電商化采購綜合型平臺能夠為年采購量高達上千億元的大型企業提供一站式高效率的服務,即便面對大型企業投放的采購金額上億元、SKU需求量上萬個的大訂單,也能在一天之內完成采購,并獲得與之相關的物流、倉儲、配送、安裝、售后、供給鏈金融等一系列采購服務。
《報告》指出,企業電商化采購綜合型平臺的業務模式已經基本成熟,進入一個規模增長、技術精進、商業模式加快創新的全方位高速發展新階段。2021年,企業電商化采購市場綜合型平臺的交易額已接近2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83%,高于垂直型平臺。《報告》抽樣調查顯示,企業電商化采購綜合型平臺中,市場占有率很高的是京東企業購,占整體采購樣本的51.2%,其次是阿里企業采購占比29.8%,然后是蘇寧企業購,占比13.9%。京東企業購也是客戶滿足度很高的電商化采購平臺。
圖2:企業電商化采購綜合型平臺使用情況在線調查結果
上一篇:天貓店鋪怎么做引流
下一篇:淘寶電商流量下降怎么辦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