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
淘寶就像是圍城: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城外面的人想進來。
有人說想做運營,讓我趕緊教他,讓他可以馬上成為一個厲害的運營。聽到這我有點哭笑不得,什么時候淘寶運營成了這么簡單的事了,簡單到找一個人教幾天就可以成為一個運營了?我想告訴他成為一個運營不是那么簡單的,需要會很多東西的。
那么成為一個合格的運營都需要懂哪些呢?
一、執行力:
這個執行力在每個行業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淘寶運營這一行業。你沒有一個好的執行力基本上什么都是做不成的,比如你今天有一個好的想法,想在店鋪嘗試一下,然后一直停留在想的階段,當別人用這個方法成功的時候你才追悔莫及。再比如店鋪數據出了一些波動,你看到了但是沒有及時的解決,然后讓這個波動影響店鋪的銷量。
淘寶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戰場,好的想法每個人都能想出來,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執行下去,才是成功的 關鍵。
二、抗壓力:
淘寶運營一般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比如直通車開了幾天沒有效果還花了很多錢,老板找你談話。想好的套路實行了一半還沒有看到成果那接下來是不是要堅持?新店開張兩個月真實銷量沒多少要怎么突破?店鋪不掙錢老板天天找你談話等等,這些都是在做運營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而且天天都會有問題,很大的壓力就是天天看著數據但是沒有任何好轉或者天天都在掉,一個合格的運營就要冷靜下來,分析店鋪碰到的問題,努力去解決實在不行想辦法求助一下比自己厲害的人,不管怎么樣不能被壓力擊垮了。
三、說服力:
一般運營和老板之間是很難溝通的,懂一點電商知識的還好,一點都不懂還喜歡插手店鋪的就比較難溝通了。因為老板和運營思考問題的方式永遠是不一樣的,老板會想很多方面但是在運營眼里只有數據。不過做了這么長時間運營,我發現和老板很難溝通的就是推廣費用了,究竟一提到錢每個人都成長的很快。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運營想辦法去說服老板用計劃、用數據、用行業等,不管怎么樣推廣費一定要拿到手。
四、洞察力:

對于現在的淘寶來說一個好的款式比一百個套路都要重要的多,只有一個好的款式才能帶動店鋪整體銷量和數據的增長,所以這就要求一個運營要在那么多的產品中找到有爆款基因的款式出來,然后通過一系列的方式推爆他。有的人會說測款不就是為了找到爆款嗎?當然是了,但是測款測試的是眾多產品中選出來的產品,而不是眾多產品去測款,先不說花費多大等你測完所有的產品很好的推廣周期就過去了。
還有就是現在淘寶瞬息萬變,數據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怎么從變化的數據中找到問題或者可以突破的點也是很重要的,數據的下降不會是忽然的,都是可以看到的,只是有時候變動很小很簡單被我們忽略,等我們發現的時候已經補救不了了或者要花費很大的代價。同理數據的上升也是有預兆的,假如能把握住然后用力推一把,數據的爆發會更快更高。
五、不怕犯錯:
每個成功的店鋪或者團隊都會有自己的套路和方法,這個當然不是白來的都是一個個錯誤堆積起來的。想成為一個厲害的運營就不要怕犯錯,而且一定要在短時間內大量的犯錯,當然我說的犯錯不是明知故犯或者一些常見的錯誤,我說的是在實驗一些新的方法和一些新的計劃的時候,新的東西總是有一半成功一半失敗,成功了店鋪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失敗了也許店鋪會不如從前【所以在嘗試新的東西的時候要想好失敗了怎么去補救】但是一直沿著別人的走的路,那是永遠不能超越別人的。就是黑車、黑搜那個也不是用錯誤堆出來的,而且第一波用這個的都賺得盆滿缽滿?,F在已不是時候,所以不提倡。
六、團隊能力:
一個人單打獨斗都是很難以成功的,而且作為一個淘寶運營你也不可能單打獨斗的,你一個人不可能把客服、打包、售后、選款、美工這些工作都做了,就算你能也是前期可以,當店鋪越做越大的時候這些崗位慢慢都會補充人的。這些時候就看一個運營能不能讓這些人相信自己并且全力去配合自己了。我熟悉太多運營能力很強但是管人能力很糟糕,只能做一個運營然后把運營主管的位置讓給一個不如自己的,然后就是各種不服氣很后自己走人的,自己養大的孩子親手送給別人的感覺不好受,所以治理團隊也是運營要做的一件事。
七、審美能力:
淘寶就是賣圖片的,我們給客戶能看到的是商品的圖片或者視頻,同一個商品不同的運營會展示不同的效果,怎樣做到讓客戶喜歡并且購買就是很重要了,而這個能力一般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都是長期看同行好的詳情,看同行評價里面客戶關心的點然后根據店鋪的數據一點一點改過來的。
尤其是現在手機端可以放視頻了之后還要有策劃的能力,一個產品怎樣去展示,用什么場景、什么角度、什么配色,都是需要運營去策劃實施修改的。
八、學習能力: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尤其是對于一直都在變化的淘寶更加如此,前兩天剛學會的套路也許今天就過時了,這個方法還沒有玩透徹下一個方法又出來了,有些人感嘆我們永遠跟不上淘寶的變化。所以學習能力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跟上淘寶不斷變化的規則。
下一篇:淘寶和天貓有什么區別為何要分開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