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阿里誰的AI發展前景更好?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發展情況分分析一下,再得出結論!
首先,同為中國頂尖民營科技企業的代表,華為和阿里巴巴在中國乃至全球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在中國提到華為和阿里巴巴,盡人皆知,并與生活密切相關,比如華為手機,尤其是很近成為網紅的海思芯片、鴻蒙系統,淘寶購物及支付寶等。作為中國明星企業,華為和阿里巴巴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生活影響巨大。
2021年,華為營業收入7212億美元,折合超過1000億美元;員工數量達到了18萬。根據華為的財報顯示,2021年度,華為減少稅收達710億(2021年為1100億,估計政府給華為減稅了,支持高新科技企業的發展,不然銷售增長的情況下,稅收金額不可能會出現這么大幅度的下降)。
阿里巴巴2021財年(2021年4月至2021年3月)營業收入3768億美元,相當于華為的52%;阿里巴巴屬于所有企業員工大約10萬人,相當于華為的55%。根據阿里巴巴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度,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集團總計向國家稅收516億,增長超過40%。
人工智能目前的產業生態主要包括:AI芯片、語音識別算法、圖像/視頻識別算法、智能攝像機、機器人等。在這些領域,華為和阿里都各有不少產品
AI芯片領域:華為有昇騰芯片、海思芯片,還自研AI框架MindSpore,并組合了atalasAI計算平臺;阿里有平頭哥AI推理芯片——含光800;兩家都有芯片,但華為由于通訊領域的強項,跟政府合作項目比較多,個人認為Atalas、海思會更有市場前景。

語音識別算法:國內主要還是科大訊飛和百度。阿里自研也就只有一個DFSMN語音識別模型。還有待完善;華為尚未看到有啥語音識別自研算法。從這里看兩家都還是得借助別人技術來提供產品。但個人從華為研發的投入來看,它的產品市場化會更好一些
圖像/視頻識別算法:國內主要還是曠視、商湯、云從、依圖、在人臉識別領域非常強大,海康、大華在智能視頻分析有產品。至于華為和阿里在這塊都算不上什么。
智能攝像機:華為有海思芯片的攝像機,雖然建樹不多但已經起步,并且可以為海康、大華等視頻監控大廠商售賣海思芯片。建設安全可控的智能攝像機。而阿里在這一塊尚未有太多建樹。
機器人:這是一個AI的綜合體,華為已經有硬件機器人原型,而阿里尚無原型,可能還在達摩院研發。
人工智能的成敗和人才有很大關系。是一個非常依靠高尖端軟材的行業。無論是華為還是阿里,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團隊。
華為人才團隊:從網上報道來看:華為在2021年就投入15億美元,有5000人左右的AI研發團隊。阿里達摩院:初期計劃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相比華為研發人員還是少了些。
其實華為和阿里本來沒可比性,應該說各有千秋,從不同的角度去比會有不同的看法。華為有著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有國際前沿技術的加持,華為的路可能走得更遠。阿里的優勢是電子商務。不過在AI領域的話,華為的發展前景略勝一籌,阿里也正在窮追不舍,迎頭趕上
下一篇:閑魚怎么提高淘寶流量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2767.html